刘德华在中国名气那么大,怎么评不上国家一级演员呢?为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刘德华是个很出名的香港艺人,名气很大为什么评不上国家一级演员呢? 国家一级演员都要什么条件才能评好啊?


性质不匹配,刘是商业性质,国家一级演员是艺术性质。刘的成功,比一级演员更难。


刘德华所处的领域是商业娱乐领域,他在商业娱乐之中做到了维持娱乐市场经济活力的作用。四十年间刘德华涉及电影、音乐、代言、投资,全部属于大众最容易处理到的商业领域资源。这造成了刘德华名气极大的源头,因为他刘德华四十年间在央视的出镜频率几乎是最高的艺人,乃至于没有之一。

国家一级演员的领域是国家艺术领域。因为他的定义是:国家对为繁荣国家文艺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演员给予的领域最高职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它是演员(包含相声、戏剧、歌剧、舞蹈、电影、电视、歌唱等文艺表演领域)在艺术上做出一定贡献而被给予专业肯定。本质上,国家一级演员是对于文艺艺术娱乐的一种高度肯定。

本质性的领域毫无相关,所以最高赞的两个回答都比较片面:

刘德华名气大、头衔多,风评好并不能代表他具有很完美的电影或是音乐的艺术贡献;

刘德华不具备国际奖项也并不能代表刘德华的成就低于一般国家一级演员的分量。

核心依旧是:领域不匹配。刘德华的追求和目标,就是商业领域,不在于艺术领域。并不是说艺术领域就比商业领域高人一等。两者并没有高低之分,甚至说刘德华的商业领域成功比一般的国家一级演员更难得。

以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表明:让刘德华走文艺影片、走实验性艺术音乐,就好比非要让谭晶加入娱乐圈一样,结果就是谭晶不论参加了多少种音乐节目,依旧受众有限。因为本身谭晶就属于国家性专业声乐领域。

换句话说,国家一级演员发放的收入,大部分都来自于刘德华这一类商业演员的税收。这是一个共同体的存在。只有先有刘德华这一批商业演员的成功,才能有足够的市场和足够的土壤环境去培养艺术领域人才。因为本质上艺术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的条件上。

从受众上讲,刘德华是直接接触四十年四代人的存在,他的受众之多,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一级演员。而其他国家一级演员的领域是偏向于艺术化。在受众上,艺术和商业相比,本身就是小众的代表。

但从发展上讲,刘德华能够红四十年的原因在于他符合大众审美。越符合大众,越缺乏专业度,因为人的探知欲是会随着年龄和心理的成长而成长的。所以,刘德华的娱乐内容实际上已经比较匮乏,而文艺内容度恰恰是国家一级演员的评判核心。


简单说,一方面刘德华对于整体市场的建设是有贡献意义的,但是扎根于商业领域,并且有自己的公司和产业。并没有选择更为偏向于艺术领域,不符合国家一级演员的选入标准。

同样的还有周星驰,周星驰和刘德华一样也是扎根于商业领域,不符合国家一级演员的选入标准。但是也并不影响周星驰无厘头式的戏剧对于大众的影响力。

最后,国家一级演员仅仅是一个职称而已,不要过于头衔化。歌剧团、文工团、话剧团这种官方小众领域,在国家一级演员的评选上本身就得天独厚。商业市场和国家一级演员的关系并不大,好比在流行音乐领域,周杰伦的贡献,比王菲更大,乃至于比所有的通俗歌手都大。但实际上国家一级演员并不是周杰伦。

简单以谭晶和周杰伦做一个对比,切入一下两者的区别。

谭晶 VS 周杰伦;

谭晶获得国家一级演员的理由是:她提出并创新出跨界唱法,获得了国家第一个通俗唱法硕士学位,并在国外演出(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这两点让谭晶获得国家一级演员之中,后者的成分多过前者。所以依旧存在一定的头衔问题。所谓跨界唱法是:将民族、美声、通俗唱法在一首歌之中同时演唱的表演形式。

但是这种所谓的跨界唱法,本质上并没有增加声乐、音乐、作曲的任何内容和研究。仅仅是一种理论的实践和个人的风格,从严肃角度讲,跨界唱法的内容度和理论体系不足以支撑为一个完整的唱法体系。而且谭晶的Live之中,跨界唱法的表现并不多,还是以民歌腔通俗唱法为主。而美声、民族、通俗的合集表现,在流行音乐的改编领域之中并不少见。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国家一级演员的评判标准,就是衍生于文工团、话剧团等编Z之内的产物。其次,标准判定并不符合大众认知。我个人认为跨界唱法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声乐理论,更像是一个概念。而评判不透明,那么结果就会很多变。

相反,周杰伦为华语流行音乐做的事情,更具有意义和音乐理论进步性。周杰伦开启了属于音乐人、编曲、作曲行业从业者的薪资,因为周杰伦一人提高了数倍。从周杰伦开始,华语听众才开始认知到了作曲人才是音乐的核心,才开始去关注原来编曲才是音乐魅力的体现。

在流行作曲、流行音乐制作上,周杰伦可讲的东西不亚于一套完整的理论书籍大全。比如《中西乐器平行调式和音概论》、《中国风音乐作曲基础概论》、《编曲配器理论与实践》、《套路和弦的小和弦选择以及风格驾驭》等等等等,当然这些都是我编的书名,但实际上周杰伦在流行音乐底层的功力,即使是中国十三所音乐学院的导师们,也不得不赞叹。

一个职称而已,不用太过在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