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有什么不一样么?

发布时间:2022-02-20 / 作者:清心寡欲

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的区别真的有夫人和如夫人那么大吗?


清朝的科举制度沿袭明朝,经“童试”、“院试”、“乡试”、“会试”以后,进入终极大PK——“殿试”。所谓“会试定去留、殿试分名次”,只要能够闯过“会试”进入到“殿试”阶段,就都能获得“进士”功名。

按照清代科举制度规定,通过“乡试”获得“举人”身份以后,便拥有了做官资格;但“举人”一般只能担任教谕、县丞、主簿等基层官职,甚少能够直接出任知县。而且,在将来的仕途升迁中,“举人”出身的官员也多受限制。所以,为了拥有更好的仕途前景,大多数“举人”都会参加每三年于京城举办的“会试”,考不过回去等待分配当官,考上了就能进入“天子亲策於廷”的“殿试”阶段。

“会试”定去留,“殿试”定名次!“殿试”不存在淘汰一说,只要能够进入“殿试”就能获得具体名次。

“殿试”名次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甲”、“二甲”和“三甲”;对应着具体名次,考生的功名也有着具体的不同。

《清史稿·选举志一》对此有着明确记载:

一甲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也就是说,“一甲”共有3人,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这3位佼佼者的身份就是“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一般40—50人),能够获得“进士出身”的身份;“三甲”若干名(一般100—300人),能够拥有“同进士出身”。

注意,“同进士出身”的意思是“不是进士,但按照进士身份对待”;类似于“如夫人”只是“如同夫人”而已。所以,“同进士出身”的官员一般比较忌讳自己的出身,不愿别人提及。

但是,“同进士出身”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只是名次靠后而已!

那么,同为“进士”,“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之间有何区别呢?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进士及第”的三人和“进士出身”的第一名,能够直接进入“翰林院”进修,而且能够立马获得官职晋封,基本等于“带级别”进修。其中“状元”可以直接授予从六品“修撰”、“榜眼”和“探花”可以直接授予正七品“编修”,“二甲第一名”则被直接授予从七品“检讨”。

剩余的“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还需参加考试——“朝考”,“朝考”通过后才能进入翰林院,和前四位已经拥有官职级别的进士一块进修;“朝考”不通过,就只能被外放知县一级的地方官或者六部属官等基层官员。

在“朝考”的过程中,“进士出身”较之“同进士出身”拥有更高的通过率,因为“殿试”的名次可以给“朝考”加分。一般情况而言,“三甲”50名以后能够进入翰林院的几率就几乎为零。

清朝的“翰林院”基本等于“储备干部培训班”,向来有着“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拥有“翰林出身”可问鼎殿阁或者位列封疆,仕途前景极为广阔。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同进士出身”早在“殿试”刚一结束的分配过程中,就已经输给了“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

翰林院的进修结束后,三种进士被授予的具体官职也有着巨大区别,我们以具体案例予以说明。

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也就是“进士及第”的典型代表。咸丰八年,翰林院进修结束后被授予“陕甘乡试副考官”,而后直接升任“陕西学政”。

李鸿章,道光二十七年“二甲第十三名”,也就是“进士出身”的典型代表。道光三十年,翰林院进修结束后被授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曾国藩,道光十八年“三甲第四十二名”,也就是“通进士出身”的典型代表。道光二十年,翰林院进修结束后被授予从七品“翰林院检讨”。

由此可见,“殿试”名次不但确定了携带一生的功名身份,还几乎直接确定了仕途起点;当然,“进士”身份的不同也代表了仕途起点的不同,纵观有清一朝,有“状元及第”出身的内阁首辅、领班军机于敏中,也有“进士出身”的文官之首、晚清大佬李鸿章,更有“同进士出身”的“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

所以,“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之间的区别虽然明显,但真正能够决定未来仕途高度的关键因素还在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

参考文献:《清史稿·选举志》、《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