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人们发电报都惜字如金?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晚清时期,因为发电报的成本太高价格很贵,多一个字就多不少钱,所以清朝要求各省上报自己的简称,于是各地拥有简称的习惯也保持到了现在。

直到宣统年间,发电报虽然已经不罕见,但发电报的价格仍旧居高不下。

当时电报发一个字,需要二三十个鸡蛋的价钱,说是惜字如金也并不算是夸张。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很长时间之内,电报的相关技术与经营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咱们没有自己的电报产业,直到后来自己的电报产业发展起来,才稍有好转。



1837年的时候,美国人摩尔斯发明了电报,这种先进的通讯工具随即在欧美广泛推行,1851年的时候,英国人架设了贯穿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线。

从此之后,电报成为了一种连接全球通讯的工具,实现了信息的超远距离传送。

而那时候的清朝,仍旧处于落后状态,消息的传递还依靠驿站,而且晚清时期因为财力紧张等原因,驿站也变得麻烦不断,送传文件经常延迟或者出错。

列强打开清朝大门之后,清廷之内仍旧不肯承认自己的落后,所谓的清流依旧认为以前中国数千年都没有电报,并不影响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的地位。



不过没等着清朝自己引进,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先斩后奏,英国人在十九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将海底电线从欧洲架设到了印度,自然也要向远东蔓延。

而英国与丹麦等国联合成立的大北电报公司,也用电报贯穿了西伯利亚。

1861年俄国使者向清朝提出架设北京与天津之间的电报线,结果被拒绝,之后各国纷纷进行游说,可清朝仍旧选择无视,不肯接受相关的建议。

清朝拒绝电报的理由主要是害怕破坏风水,而且架设电报也害怕更加方便西洋人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侵略,百姓们也敌视电报,因此坚决不愿意发展电报。



英国人眼见如此,干脆也不告知清朝,直接在1870年铺设了从广州、汕头、厦门、福州与宁波到上海的水底电报线,而向来提倡洋务的恭亲王奕訢,则选择睁只眼闭只眼。

同年,从海参崴、日本长崎到上海的海底电线也开始建设,次年完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与李鸿章等,都纷纷上疏请求允许铺设电报线,称既然阻止不了,还不如自己来做,以求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当然,李鸿章等即便是位高权重,仍旧难以与朝廷中的守旧势力抗衡,直到次年沙俄强占伊犁的事情发生,相关的情报消息时常延误,实在延误了军情。



直到这个时候,清朝才感觉到悲哀,这才松口,1875年的时候清朝终于允许铺设从福建本土到台湾岛的海底电线,由外国企业施工,总预算多达十五万两白银。

只不过这项计划因为缺钱没能成功,但后来几年,清朝的电报开始遍地开花

尤其是1879年天津范围内的电报线建设成功,李鸿章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大规模推广电报线在清朝的建设,并且在天津设立电报学堂与电报总局,培养相关人才。

1881年的时候天津到上海的电报线正式完工,随后各地纷纷效仿,直到甲午海战之前清朝的电报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清朝终结的时候,电报线路已超过六万公里。



虽然电报非常方便,但是成本可不低,清朝时期因为没有自己的技术,大量的电报工程都只能让洋人承包,就好像现在支付专利费用一般,需要花更多的钱。

更何况,电报的线路建设、维护等等,在当时因为技术缘故,也比较麻烦,以至于后期的相关维护成本也居高不下,为了收回成本与保持资金,只能收取高额费用。

那时候的电报,都是按照字数计费,所以清朝要求各地上呈简称,消息多用文言。

其实不仅是电报,后来很长时间内,有线通讯的成本都是比较高的,直到无线通讯信息化时代真正来到之后才得以改变,也就是因为成本高,所以人们才惜字如金。















而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