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处死从4岁就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儿子?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那是一段乾隆试图去掩盖、抹除的历史,不过乾隆这么做的目的,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很多人都质疑,一个4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上战场?

事实上真就有这么回事,这个孩子便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

和一些人料想的不同,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之初,那是相当的落魄,只有十三副甲胄和几十人马。

好在努尔哈赤当时的对手也大多就这实力,当时草原上的一座城寨,也就几十人到上百人驻守。

所以每次打起仗来,双方都是拖家带口的。没办法,总不能把老婆孩子都丢下不管吧,万一被人摘桃子了怎么办?

所以,褚英4岁的时候,已经开始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了,只不过他的任务都是呆在军中营帐里,等待父亲得胜归来罢了。

即使如此,褚英依然经历过险象环生。

一次,努尔哈赤的敌人由于在战场上打不赢他,于是派出刺客搞暗杀。

可惜努尔哈赤警惕性非常高,一发觉不对劲,便将褚英和其他子女藏起来,然后沉着应敌。

最后刺客死的死逃的逃,褚英才躲过一劫。

也正是因为成长与这种环境,见惯了血雨腥风,褚英长大后成为了一名沙场猛将。十几岁便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逐渐崭露头角。

公元1598年,褚英奉命讨伐东海女真的安楚拉库部落。

这大概是褚英第一次独自领兵,而他的对手也不是以前那些城寨可比的,对方可是拥有数千人马的完整部落。

很显然,努尔哈赤这是在考验褚英,看他能否有大用。

褚英没有让人失望,他日夜兼程,接连攻下二十多处城寨,而剩下的城寨恐于他的威势,直接投降了。

此战,褚英只花了很小的代价,便攻下了一个部落,而且还俘获人畜无数。

回去后,褚英被赐称号“洪巴图鲁”(意为旺盛的英雄),并晋封为贝勒,正式进入核心决策层,参与朝政的议论。

此后,褚英不断开疆拓土、攻城掠地,为后金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到了公元1607年,褚英迎来了他人生最关键的一战:乌碣岩之战。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时局。

努尔哈赤起兵于建州地区,通过一场场“械斗”,逐步壮大起来,最终统一了建州女真。

他的下一步目标便是实力较弱的东海女真,然而实力最强的海西女真不愿坐视努尔哈赤的崛起,于是联合起来发兵攻打努尔哈赤。

结果,海西女真联军大败,叶赫部首领布寨被杀,乌拉部首领布占泰被俘,其他部落纷纷退败。

虽然努尔哈赤打赢了,但是海西女真势力依然强劲,努尔哈赤没有把握将其吞下,于是采取怀柔政策安抚、拉拢。

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他不仅放了布占泰,还与各部联姻。然后调转枪头,继续攻打东海女真。

公元1607年,一个不满乌拉部欺压的小城请求归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自然欢迎。

努尔哈赤派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与褚英还有代善(努尔哈赤二儿子),一同前去将对方家眷、族人都接回来。

这原本是一场很轻松的任务,谁也没想到会暗藏杀机。

在路上,舒尔哈齐便老嚷嚷着要回去,原因是晚上营地的旗帜发出白光,他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然而褚英和代善初生牛犊不怕虎,根本不信这些,强行带领军队继续前行。

当接到人返程途中,果然出事了。

当他们走到一个叫乌碣岩的地方时,突然冒出了上万乌拉部士兵。

很显然,努尔哈赤的怀柔政策并未让乌拉部真正臣服。他们对于上次的战败耿耿于怀,这次努尔哈赤又挖墙脚,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乌拉部准备集结大军一雪前耻。

舒尔哈齐一看敌我兵力差距悬殊,便表示要按兵不动,看清形势再做打算。

然而褚英和代善哪里管这些,直接带着人就冲上去砍就是了。

他们派了200人从正面冲击,吸引乌拉兵的注意力。而褚英和代善则各率500人马从两侧包抄。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乌拉兵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岂是努尔哈赤手下这些百战之兵的对手。

交战不久,乌拉兵便溃败了。最后,褚英等人斩杀3000多乌拉兵,缴获马匹5000,甲胄3000,乌拉部大将也成了褚英的刀下亡魂。

此战之后,乌拉部元气大伤,过了不久便被褚英带人给消灭了。

至于褚英,在回去后,被努尔哈赤授予“阿尔哈图图门”的称号(意思是足智多谋之人),并被委以代理国政的重任,足以看出努尔哈赤对褚英那是宠幸有加。

此刻,褚英站在了人生巅峰。

正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到达巅峰后不久,褚英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褚英此人本就有勇少谋,而且他的谋仅限于战场上,对于权谋之术则是一窍不通。

在代理国政后,他开始膨胀了,处处以努尔哈赤的接班人自居,不把朝中权贵放在眼中。

这下子,他一次性得罪了两股势力。

一股是在朝中德高望重、手握实权的“五大臣”。

其中,额亦都和安费扬古是拥戴努尔哈赤起兵的老臣,可以算是他事业的合作伙伴了。

而费英东、何和礼和扈尔汉则是最早归附努尔哈赤的部族首领。

这五个人各个都有自己的部族和势力,是建州女真的代表人物。

另一股势力则是人们所熟知的“四大贝勒”,这些人个个功绩不比褚英差,是努尔哈赤最为信任的子侄。

此时的的褚英,真以为自己已经是储君了,认为“五大臣”和“四大贝勒”的存在是在和自己分权,于是想方设法打击、削弱他们。

这直接导致了“五大臣”与“四大贝勒”联合起来,他们联名到努尔哈赤处去告状,称褚英专权、打击异己,且向他们索要财物。

他们的意思很明白,褚英和他们,努尔哈赤只能选一边。

失去这些人的支持,努尔哈赤便什么也不是。因此,迫于压力,努尔哈赤严词警告褚英,并削减了他的权力作为惩罚,算是给这些人一个交代。

然而褚英不仅不反思自己的言行,反而变本加厉地结交党羽、壮大势力,企图等努尔哈赤出征战败的时候夺取汗位,然后除掉“五大臣”和“四大贝勒”。

此事被努尔哈赤得知,他立刻收回了褚英的一切权力,并将其软禁起来。此时,距离其代理国政仅仅几个月的时间。

在被软禁了两年后,褚英最终被努尔哈赤处死。

然而有趣的是,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乾隆朝,乾隆皇帝却极力掩盖这一段历史。

乾隆在命人整理重抄清朝早期史料的时候,特意下旨将这一段历史给删掉了一部分。

删除的这部分写的是在褚英被软禁后,努尔哈赤十分纠结,一方面怜惜儿子,另一方面有担心褚英及其党羽败坏国政,最后纠结了两年才决定处死褚英。

这段记载看似平平无奇,但是结合其他史料,你就会发现乾隆想要掩盖的真相。

不知道你看到这段内容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总之我首先好奇的是,有两点:

其一,为何一定要处死褚英?心疼自己儿子大不了让他做个无权的王爷得了,如果担心他搞事情就一直软禁到死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处死呢?

其二,为何要等两年?都过去了两年了,努尔哈赤气早消了,真心疼儿子,还下得了决心将其处死?

所以,这些记载很可能是美化过的,事情没我们想得那么简单。

结合当时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褚英被处死的时机太巧了。

前面我们说过,努尔哈赤由于一时半会无力吞掉海西女真,于是便想方设法对其各部落拉拢。

然而这些部落一直叛服不定,光乌拉部就闹腾了好几次,不断反复横跳,每次被打怕了就求饶,等元气恢复了又跑出来搞事情。

这边好不容易平定了乌拉部,那边叶赫部又跑出来搞事情。于是努尔哈赤连番派遣大军讨伐叶赫部,屡战屡胜。

不过由于叶赫部是大部落,加上当时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相互制约,使得努尔哈赤一直无法彻底解决叶赫部这个刺头。

到了公元1615年7月,努尔哈赤终于等到了机会,他派出3000人的“大军”,企图一举消灭叶赫部。

可惜此事受到了来自明朝的干涉,此时的明朝还是努尔哈赤不敢招惹的庞然大物,努尔哈赤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而就在一个月后,褚英便被努尔哈赤给处死了。

褚英被软禁了两年,早不杀晚不杀,偏偏这个时候杀,你要说二者没有什么关系,谁会相信?

现在看来,努尔哈赤应该是在杀人立威、震慑宵小。以此来警告那些和自己作对的部落,谁敢忤逆自己,即使是亲儿子他也照杀不误。

很可能,努尔哈赤从一开始就动了这个心思,而他软禁褚英两年之久,就是为了在合适的时候给杀了。

所以,努尔哈赤杀褚英,与“五大臣”、“四大贝勒”无关,也与他所犯的过错的无关,这些都只是努尔哈赤放弃他的原因罢了。

事实上,努尔哈赤已经不是第一次杀死亲属了。

还记得之前提到的舒尔哈齐吗?就是乌碣岩之战拖后腿那位。

作为努尔哈赤集团的二把手,其实他一心向着明朝。他并不像努尔哈赤那样野心勃勃,只想发达之后过安稳日子,不愿整天征战沙场。

奈何努尔哈赤志不在此,这导致兄弟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僵,最后舒尔哈齐带着自己的主人逃到明军势力范围安居乐业了。

但是努尔哈赤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背叛,更担心这会产生蝴蝶效应,会有更多人效仿,于是派兵将其抓回来软禁。

就在褚英被处死的四年前,舒尔哈齐于软禁中死去,而舒尔哈齐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舒尔哈齐的死绝对不正常。

由此可以看出,努尔哈赤根本不在乎亲情,即使是褚英和舒尔哈齐这样的至亲,也只不过是他获取权势的道具罢了。

他就是个冷血之人。

而这大概就是乾隆真正想要掩盖的事情。

虽然很多人认为乾隆这个“十全老人”名不副实,但是他确实是很有能力的一个君王,尤其是帝王权术他玩得那是贼溜。

很可能当年他看到了这段记载后,立刻意识到了事情后面的真相,于是他才会下旨将这段内容抹去。

毕竟这种事情他能看出来,自然有其他人可以看出来,“十全老人”有这么冷血、残酷的祖先,实在是对他的名声不利。

更何况努尔哈赤的这番行为完全不符合儒家思想,万一有别有用心之人拿此事质疑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就更麻烦了。

所以他下旨抹除这段历史,从根源解决消灭问题,一了百了。

可惜他千算万算,万万没想到原版记载会有重现天日的一日,他更没想到他处心积虑维护的清王朝,在他去世后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其实他这是鸵鸟心态,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有什么样的大臣就有什么样的朝廷。

这样的朝廷,又如何能外拒强敌内安百姓呢?所以说,清朝的衰弱始于乾隆朝。

反倒是褚英的死有些令人惋惜,像他这样的猛将不能战死沙场,反倒是死于权谋、算计,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