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是中国商代起建立的分封诸侯的制度。
分封的对象除了功臣还有宗室;分封的形式是给他们土地和军队;分封的目的是让他们与最高统治者形成利益集团,维护王朝的统治。
西周灭商后,将分封制度发扬光大,更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给那些王室子弟和为建立西周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
被封的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服从天子命令;定期向老大朝贡;在发生真正的时候提供兵员和军费;维护周室安全等。
事实证明,分封制有利于巩固中央政府的统治。
但是凡事都是两面的,由于分封的诸侯权力过大,是事实上的国中之国;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诸侯就会做大做强,不服从中央的命令,不履行自己的义务,甚至向老大叫板,架空中央。
周天子最惨的时候,周平王驾崩连埋葬费也没有,欠下臣民的债没有法归还而债台高筑;更有甚者,诸侯国如秦国还以下犯上攻打周天子。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诸侯争斗损害了天子的权威,伤了帝国的元气,最后一根稻草就可以将其压垮。
所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灭亡的教训,用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西汉建立后,刘邦实行一国两制,即在继承秦朝的郡县制的同时,恢复了周天子的分封制。
所不同的是,刘邦建国之后的分封,只封自己人即刘姓人,不封异性为王。
虽然分封的藩王权力跟周朝时相比没有那么大,但依旧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影响到了王朝的稳定,王爷造反的事时有发生。
西汉时期发生过七国之乱,西晋时期发生过八王之乱,唐朝时期也发生过永王反叛事件。
内乱的发生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政权更迭。但对一个王朝的统治来说终归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会打开潘多拉魔盒,敲响帝国丧钟。
比如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破坏了社会稳定,摧毁了国家经济,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为五胡乱华埋下伏笔。
因此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吸取前朝教训,非常重视加强中央集权,除了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武将的军事指挥权,对于藩王的权力也做了很多限制。
赵匡胤虽然分封他们为王,但是中央政府一不给他们土地,二不允许他们有私人武装,三不许他们离开京城。
如此一来,他们只能规规矩矩,不可以乱说乱动。
因此纵观整个宋朝,哪怕是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藩王作乱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除了太子朱标,朱元璋的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子(靖江王朱守谦)都被封王,欢天喜地当上王爷,威风八面去外地就藩。
这些藩王的权力比宋朝大多了,不仅被授金册金宝,有万石岁禄,还在外有封地,有私人武装。
这些私人武装其实就是军队,规模在数千到数万之间。
藩王的政治待遇仅次于皇帝,所有大臣见了都要跪拜。
亲王的嫡长子,年满十岁,就被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拥有世袭特权。
而王爷的长孙,出生不久便可以被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王爷的其他儿子年满十岁,则被授涂金银册银宝,被封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其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
郡王的其他儿子,则被授镇国将军;其孙子授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
四世孙被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以下则为奉国中尉。
跟前朝一样,分封制度成为影响国家稳定的因素,形成动乱的源头。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上任伊始就看到了朱元璋分封制的危害,开始循序渐进削藩,希望剥夺叔叔们的权力。
不料他的削藩引起了藩王的恐慌和强烈反弹,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攻打最高领导建文帝,历时数年的靖难之役由此爆发。
从此之后,除了汉王朱高煦小打小闹的造反,没有再爆发全国性的藩王叛乱。
因为深知朱元璋分封制危害的朱棣,开始削弱藩王的权力,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朱元璋虽然不是读书人,对历史也并非一无所知,不可能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
既然如此,在他统治时期,为什么将宋朝早已抛弃的分封制重新捡起来视若至宝?
朱元璋出身贫寒,父母死后甚至连埋葬的棺材都买不起。受过穷的人,更懂得珍惜,更注重亲情。
朱元璋的大多数儿子出生的时候,明朝还没有建立,他们跟着父亲颠沛流离吃了不少苦。
朱元璋虽然打仗时下得了手,诛杀功臣时心狠手辣,但是虎毒不食子,他对自己的儿子满怀深情。
皇子跟自己离京就任的时候,诛杀功臣动不动就让数万人血流成河的朱元璋,竟然像个娘儿们,“涕泪沾襟”,爱子之心可见一斑。
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不仅希望他们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还希望他们彼此间相安无事,能善始善终,不受到迫害。
而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就能达到这一目的,让他们有安全感。
如果朱元璋不是爱子心切,在他内定孙子朱允炆接班的时候,就开始削藩了,不会将烫手山芋留给没有政治经验的孙子。归根结底还是亲情束缚了他的手脚,宁愿冒着之后发生动乱的风险,也不愿意去削藩。
分封制的弊端,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已经露出端倪。靖江王朱守谦
就任后胡作非为,朱元璋也舍不得依法严惩,只将他调回京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7年之后,让其到云南为王;但是朱守谦不思悔改,继续我行我素。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不忍惩罚,没有加罪于他,反而将其安置在老家凤阳。
越是这样,朱元璋越是坚持自己的分封制。因为如果自己百年之后,继任者不会像自己这样仁慈对待皇子。只有巩固分封制,才能让自己的皇子免遭迫害。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30岁的朱元璋消灭了各路义军,在应天府称帝,实现了自己的帝王梦。
但这时的朱元璋还不能高枕无忧,北方还有蒙古残余,妄图卷土重来;广西、四川等地还没有攻占,政权还不稳定。
明朝建立后,从1370到1388年的18年间,朱元璋亲自开展的伐元军事行动就有八次。
而就在这期间,朱元璋为了让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远姓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诛杀功臣行动。
因为那些功臣都不姓朱,跟朱元璋势同水火,他们随时随地都会拥兵自重,颠覆大明政权,所以必须铲除。
尽管北方还有战事,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了。
当蓝玉、常遇春、冯胜、傅友德等忠臣良将良诛杀后,大明江山靠谁来捍卫,当然是朱元璋的儿子们。
北伐的时候,朱元璋的5个儿子都能担当重任;五子朱橚亲率兵役赴北平府援送粮草;四子朱棣能够亲自挂帅,带兵北征,还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
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将功臣斩尽杀绝;为了平定北方,就只能重用自己的皇子,将他们封王,给他们带兵的权力。
朱元璋将自己的20多了皇子分别封王,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就藩,拱卫京师,维护大明江山稳定。
朱元璋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皇子齐心协力,保卫大明江山。
比如,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让朱棣就藩燕京北平看守大明的北大门。
1388最后一次北伐结束后,又把十七子朱权封到大宁;完成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朱元璋高兴地说:“朕北顾无忧矣!”
以朱元璋的精明,他不会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更不会不知道四皇子朱棣才华超群,桀骜不驯,有野心。
而且被定位接班人的朱允炆,也看出了分封制的潜在威胁,祖孙俩曾经就此进行过探讨和交流。
《皇明史窃》记载,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建文帝曾和朱元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谁)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你)意如何?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无以易此矣。
意思是说,如果有外敌,那么藩王可以协助皇帝抵御。那么如果藩王不守规矩的话,谁来抵御?朱元璋沉思之后,反问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朱允炆说:不听话,能够以德、以礼治之最好,要不然就是削地换人,实在不行只能举兵镇压。朱元璋听完说道,也只能这样。
朱元璋不知道孙子朱允炆在军事上不是儿子朱棣的对手吗?
但是那些能征善战的大将都被杀尽了,即使自己朱允炆即位后藩王发动了叛乱,无论鹿死谁手,江山还是姓朱。
正是朱元璋有这点自信,才决心推行分封制。
但是,朱元璋推行的分封制还是产生很多弊端,成为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
明代宗室藩王们在明成祖朱棣和仁宗、宣宗之后,权力被限制,没有了大规模的私人武装,失去了发动叛乱的能力,只能花天酒地、拼命造人。
宗室人口,从洪武年间的二十多家,至正德嘉靖间繁衍到了2万余人。
到了明末,王室宗亲人数不低于10万。每个王室子弟都张着血盆大口,挥金如土、穷奢极欲。
比如明末被李自成杀掉的福王朱常洵,拥有庄田二万顷,还垄断了江都和四川等地的食盐和茶叶的销售。
福王被杀后,李自成没收了他的财产当做军费,出动上千辆马车,搬运了几天。
由此可见,藩王们的生活多么奢侈。
这样一个特权阶层,不但吸尽了民脂民膏,加重了百姓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也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为大明灭亡埋下伏笔;这跟朱元璋设立分封制的初衷背道而驰,是他始料未及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