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

发布时间:2022-02-20 / 作者:清心寡欲


简而言之,就是这三人把刘禅给惹急眼了。

提到后主刘禅,对他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个无能昏庸之辈,刘备耗尽一生心血的基业,就败亡在他的手中,并且还在投降后,说出了“乐不思蜀”的混账话。

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刘禅实际上是一个大智若愚之人,不仅深藏不露,并且颇有手段,总之绝对不是一个庸才。

比如,在诸葛亮去世后,对于刘禅先后杀了三个蜀汉重臣这件事,有人就认为这是刘禅高明手段的一种表现。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刘禅又是为何在蜀汉缺乏人才之际,非要杀掉这三人呢?

其实吧,刘禅杀这三个人,原因并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因为这三人作死作出了天际,最终逼得本性淳厚的阿斗,都要杀之而后快。

被刘禅杀掉的这三人位蜀汉重臣,分别是车骑将军刘琰、安汉将军李邈和中军师杨仪。

单从这三位的官职来看,可以说他们均是身居高位,而他们能坐上这样的官位,说明这三人还是具备一定能力的。

并且,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蜀汉内部可用之才并不是很多,而这三人都是刘备时期留下来的老臣,且都亲身经历了蜀汉的建立,虽不说个个独当一面,但至少也是个人才。

不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禅还是先后杀了这三人,莫非刘禅傻了吗?

实际上并不是,刘禅虽说能力上有所欠缺,但也谈不上是那种昏庸到滥杀无辜之人,况且,刘禅历来就有“仁爱”的美誉,这样一个人,肯定不会胡乱杀戮朝中官员。

所以,刘禅杀他们,肯定是有理由也有原因的。

而要说到刘禅用什么理由去杀他们,就需要先说一说这三个人到底干了什么事,以至于老实憨厚的刘禅都不惜用杀人解决问题。

按照这三人所干的蠢事等级高低,我们先说一说车骑将军刘琰。

刘琰祖籍豫州鲁国,早在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时,刘琰就因钦佩刘备为人,选择了投奔刘备,由于他和刘备是同姓同宗,再加上刘琰本人善于谈论,因此很得刘备器重。

到了刘备打下益州后,刘琰因表现出色,被刘备委任为固陵郡太守。

从上述履历中就可以看出,刘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蜀汉老臣,他从刘备式微之际就开始跟随,一直到蜀汉建立,他都一直忠心耿耿的在刘备身边,这样的人,即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不过,虽说刘琰的资历够老,但他这个人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那就是说话做事十分的狂妄荒诞。

他的这种毛病,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是有点“二愣子”,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因此就瞧不上他人,动不动就居高临下地指责别人,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当然,这种毛病要说大吧,其实也不算大,若是寻常人,那就是无所谓的事,但如果身居高位,那就有些危险了。

毕竟身居高位的人,所说的一句话都可能影响时局,更严重点,甚至还能影响到生死存亡。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恶化担忧,深知刘琰秉性的刘备,在早期的时候,并没有安排他担任太过重要的职务,除了前文提到的固陵郡太守之外,刘琰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充当一个幕僚的角色。

说白了,就是提提建议,参与讨论下国家大事,至于他所提的建议会不会被采纳,那就是另一说了。

就这样,刘琰一路熬到了刘备去世,而刘备一死,刘琰事业上的春天就来了。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刘禅登基,考虑到刘琰的资历属于元老级别,因此刘禅就封刘琰为都乡侯,同时还让他兼任中军师、后将军,不久之后,又把他从后将军升至车骑将军。

这样一来,刘琰的地位在蜀汉陡然而起,就连当时的李严,也仅仅比刘琰高了一个级别而已。

而身居高位后,刘琰狂妄的性格开始展露无遗,据记载,他在当时十分高调,不管是出行的车马,还是日常的饮食服饰,都奢侈无比,甚至,家里伺候他的小妾婢女,他就养了几十个。

俗话说人狂必有祸,而在不久后,刘琰就摊上了一档子祸事。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刘琰作为随军一同跟随,期间,他看大将魏延十分不顺眼,因此时常就拿话来挤兑魏延,某一次挤兑狠了,魏延和他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而在争吵的过程中,刘琰的老毛病又犯了,说起话来不仅口出不逊,并且还十分荒诞不羁,最终,这件事闹到了诸葛亮那里。

诸葛亮的做法是,对刘琰进行了批评教育,而刘琰呢,在当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声泪俱下地恳请诸葛亮原谅他的狂悖无理,最终,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把刘琰送回成都,以免在军中影响军心。

而在回到成都后,刘琰陷入了极度的郁闷之中,他担心诸葛亮会由此对他进行报复。

在这种患得患失的情绪之下,刘琰整个人开始变得极端敏感,同时精神上也开始出现问题,经常会神情恍惚,以至于行为失常。

而让刘禅决定杀他的,就是因为在刘琰情绪极度敏感时所办的一件蠢事。

刘琰有个小妾姓胡,人长得相当标志,这年正月,胡氏按照惯例,进宫向太后祝贺新春,而太后呢,一时与胡氏聊得开心,就把她留在的宫中,这一留,就是一个月有余。

一个月后,胡氏回家,丈夫刘琰询问她在宫里干什么,胡氏照实回答,说太后留她暂住,但敏感的刘琰根本不相信,认为这是刘禅贪图胡氏的美貌,所以才找了这么个借口,假借太后之名,实则欺辱胡氏。

并且,越想越来气的刘琰,对着胡氏就是一顿责打,据史料记载,失去理智的刘琰,拿着自己的鞋子,将胡氏打的脸上、身上都是伤。

作为胡氏而言,自己没有对不起丈夫,却无端遭此责打,自然心中气不过,因此在被责打的次日,她就一纸诉状,告到了刘禅面前。

而刘禅呢?看到胡氏的诉状之后,当时就火冒三丈,自己分明对那个胡氏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如今却被刘琰扣上了一顶大帽子,这换成寻常人都忍受不了,更何况刘禅还是个皇帝,要是传出去,该有多坏的影响。

于是,刘禅下令,将刘琰投入大牢,并安排相关部门好好审问,最终得出刘琰是无端猜测,并且还恶意中伤皇帝额结论,就这样,曾经跟随刘备多年的老臣刘琰,在闹市中被斩首。

刘琰的死,坦白来说稍微有点冤枉,毕竟他没有干什么谋反或者叛逆的事情,不过,刘禅杀他也是无奈之举,再怎么说,这样一个“勾人人妻”的大帽子扣在刘禅头上,不管是对于他的声誉,还是对于他在蜀汉群臣中的地位,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所以,只能杀了刘琰以证清白了。

如果说刘琰被杀还有那么一丝丝冤枉的话,那么安汉将军李邈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李邈与刘琰一样,早在刘备创业早期就跟随刘备,不过,李邈初次和刘备见面,双方闹得颇有些不愉快。

建安十九年,刘备拿下益州,原本跟着刘璋干的李邈成了刘备的手下,并担任益州从事

到了次年元旦时,刘备召开宴会,宴请属下官员,李邈也应邀出席,而在酒席宴中,李邈却当着众人的面,当场差点让刘备下不来台。

李邈当时说,刘璋原本是请刘备来共同来对付外敌的,如今外敌不仅没灭,反而益州落入了刘备手中,所以,刘备这样不顾往日情谊来夺取益州,十分不合适。

话里话外,李邈所说的意思,就是瞧不起刘备这样趁人之危。

好在刘备没有当场发火,而是反问李邈,既然他认为这样不合适,为什么不去帮助刘璋,重新夺回益州呢?

你猜李邈怎么说,李邈居然说到,不是不想帮助刘璋,而是自认为自己实力不足。

这意思就是说,但凡他李邈有能力或者有实力,那么肯定要帮助刘璋赶走刘备,这话搁谁听着都不舒服,刘备同样也不例外。

并且,在当时,有不少人建议杀掉这个出言不逊的李邈,最后,还是诸葛亮为其求情,才让李邈保住了性命。

要知道,诸葛亮当时和李邈并不熟,因此也就没有义务为李邈求情,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顾全大局,不想让刘备落下一个胡乱杀人的恶名。

但不管怎么说,诸葛亮对于李邈是有再生之恩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按理说,有这样的恩情在先,李邈必然应该对诸葛亮感恩戴德,即使不感恩戴德,至少不应该诋毁或者仇视,但实际上,李邈在之后,总是处处与诸葛亮唱反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马谡失街亭”一战。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举兵北伐,同时一改任用老将的惯例,提拔马谡为先锋,由他统领各军前行。

结果,被诸葛亮寄予厚望的马谡,在街亭来了个惨败,被张郃杀得丢盔弃甲,勉强逃出生天。

街亭的失守,对诸葛亮的北伐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导致诸葛亮的大军没有了落脚点,最终只能是铩羽而归。

归来后,诸葛亮深感自责,同时对此战的主要人员进行问责,而作为最大责任人的马谡,自然是难辞其咎,因此,被诸葛亮下令斩杀。

但就在要斩杀马谡之际,李邈跳了出来,言之凿凿的要为马谡求情。

按照他的说法,马谡虽有罪,但不应该被杀,并且,他还举出了秦穆公不杀孟明而得以强大,楚成王执意杀成得臣,却两代就衰落的案例。

李邈的核心意思很简单,就是希望诸葛亮能容忍马谡这次失误,并放马谡一条生路。

如果马谡仅仅是寻常战役失利,可能诸葛亮也就饶恕他了,毕竟诸葛亮也不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主儿,但问题是,马谡这次的失败,让蜀军的北伐计划遭受重大挫折,并且,最重要的是,马谡是诸葛亮举荐的,如果他失利却不杀,难免就会有包庇之嫌。

并且,假设李邈是好声好气的劝谏诸葛亮倒也无可厚非,问题是,他所举的楚成王的例子十分不恰当,分明是在暗中讽刺诸葛亮昏聩无比。

所以,最终诸葛亮并没有听他的,而李邈也因为与诸葛亮意见不和被遣送回蜀地。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邈对诸葛亮的成见越来越深,而到了诸葛亮去世后,李邈算是彻底爆发出来了。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在他去世后,李邈向刘禅进言,说诸葛亮独自一人带领那么多精锐部队,即便是他没有不臣之心,但也应该对他有所防备,如今他死了,就应该停止征伐的计划,把边疆将士撤回来,让人民安居乐业。

且不说李邈这番话到底对蜀国有没有好处,单说他在诸葛亮死后如此诋毁,就让刘禅大为愤怒,诸葛亮是谁?是他的相父,是耗尽一生心血为蜀汉壮大的功臣,怎容他李邈如此贬低?

再往深处想一想,诸葛亮在川蜀百姓之间的影响力无与伦比,诸葛武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冲着这一点,刘禅也不能在诸葛亮刚去世就对他进行打击和贬损,不然他的声誉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因此,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李邈的言论都触碰到了刘禅的底线,所以,李邈被刘禅关进大牢,最终被斩杀。

李邈的死,充分验证了那一点,就是没能力不是坏事,但没能力却乱说话,靠着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就是最大的坏事了,因此,他的死,纯属咎由自取。

除了上述两人之外,最后一个被杀的杨仪,更是老寿星上吊,嫌自己命长的典范。

杨仪这个人,要说能力确实不错,早在他初投刘备时,就针对时局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看法,为此刘备认为杨仪有才,十分地喜欢他。

之后,在刘备称帝的过程中,杨仪更是积极出谋划策,最终帮助刘备登上了皇位,在这期间,虽说算不上功勋卓著,但也称得上劳苦功高。

而到了诸葛亮北伐期间,杨仪作为随军,帮助诸葛亮制定规划,筹措粮草,对于诸葛亮交代的事情,很快都能按质按量地完成,由此深得诸葛亮赞许。

严格来说,杨仪这个人与上述两位本质上就有不同,他有才有识,并且也经历了蜀汉的从无到有,经验上绝对没问题,假以时日,绝对能成长为蜀汉的顶梁柱。

尤其是在诸葛亮病逝后,杨仪带兵诛杀了“意图谋反”的魏延,帮助刘禅消弭了“隐患”,更属于大大的功臣。

因此,杨仪就觉得,自己已经是蜀汉不可或缺的人才,必然会得到重用,甚至,接替诸葛亮,成为蜀汉说一不二的人也未尝不可能。

但他的美梦却并没有成真,原来,诸葛亮早就看穿了杨仪这个人的本质。

在诸葛亮北伐时,虽说对杨仪的办事效率十分赞许,但也看出来杨仪这个人性情急躁,最重要的,是他十分狭隘,从他和魏延之间的矛盾就能看的出来。

杨仪和魏延一直不和,双方没少产生摩擦,诸葛亮也曾试图调节两者之间的矛盾,但最终因杨仪的偏执而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正是因为如此,诸葛亮就认为杨仪不堪大任,并且他还在临终前给刘禅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阐明了这一点,同时交代刘禅,将来要把重任交给蒋琬。

因此,在诸葛亮死后,蒋琬接替了他的位置,而杨仪仅仅被任命为中军师,这样一来,就宣告了杨仪独掌大权之美梦的破灭。

而美梦破灭,且自认为不得志的杨仪,自此之后,常常把这种不满发泄到政务当中,比如看到蒋琬时,仗着自己资格老,就对蒋琬冷言冷语,甚至出言不逊,丝毫不把蒋琬放在眼里。

而他的这种行为,刘禅不是不知道,只不过念在他是个老臣,就没跟他计较,但杨仪不仅不收敛,反而更加过分,以至于到了后来,根本没有人敢和他来往。

到了最后,杨仪也就只剩下费祎这一个愿意和他来往的朋友,而在某次费祎前来看望他时,杨仪趁着酒醉,说了一番大逆不道的话。

他当时说,假如当初在丞相(指诸葛亮)病逝时,他趁着手里有兵,带着部队前去投奔曹魏,说不定自己这会儿已经是曹魏的座上宾,但如今却落了个这般田地,想想真是追悔莫及啊。

杨仪这番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他在后悔,当初没能背叛蜀汉转投曹魏。

这样的话,已经是有投敌的嫌疑了,毕竟刘禅就是在昏聩,也不允许手下有这么一个隐患,万一哪天杨仪一冲动,投奔了曹魏,那就会对蜀汉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刘禅得知杨仪这种言论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决定,将其捉拿下狱。

只不过,当时刘禅还是心软了一下,并没有将杨仪处斩,而只是将其流放,结果,被流放的杨仪,更加认为自己遭到了不公正待遇,因此,在流放途中更加肆无忌惮,甚至开始诋毁刘禅,说了不少刘禅的坏话。

有道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杨仪这分明就是自己在作死,没办法,刘禅只能是遂了他的心愿,下令将其处死。

这就是在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所杀的三位蜀汉重臣之因,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并不复杂,更没有什么权谋之类的斗争,完全是三人自寻死路,所以,他们的死纯属是把刘禅惹急了,并非是像某些人所说那种“刘禅手段高明”之类的过度解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