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死后,两个儿子结局如何?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结局都不好,长子刘琏与胡惟庸的党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次子刘璟在永乐年间因忤逆成祖,被逮下狱,在狱中自缢。

刘基(字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把他比作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可见刘基本事之大。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基的个人事迹就不再累述了,现在重点说说刘基的家庭情况。

刘基一生娶妻三人,原配富氏是他的表妹,继室陈氏是他青梅竹马的邻居。刘基原本只娶富氏,但因富氏不能生育,刘母又抱孙心切,这才继娶了陈氏。陈氏先后为刘基生下了长子刘琏与次子刘璟。刘基很重情,对富氏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再娶而疏离,而陈氏也很贤惠,虽然是继室,但她对富氏非常尊敬。刘基还有一个继室章氏,是朱元璋所赐,章氏为刘基生有二女。

刘基之死

刘基追随朱元璋的时间不早不晚,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已经控制江左、浙右各地的朱元璋求贤若渴,礼聘刘基至应天(今南京),刘基得遇明主,如鱼得水,至此以后悉心辅佐,一到应天便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深得朱元璋认可,由此得到重用,备受宠信。

在朱元璋的很多战略决策中,刘基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平定吴王张士诚和大汉皇帝陈友谅等东南割据势力,北伐中原推翻元王朝统治,刘基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就是这样一位被朱元璋称之为“吾之子房”的大明开国元勋,却在洪武八年(1375年)就去世了,而且死的还很蹊跷。

明朝建立后,刘基的地位极为尴尬,同样都是在朱元璋身边出谋划策,出生入死,凭什么别人要么是封公封侯,刘基却只得了一个诚意伯?而且,资历才望都在刘基之下的汪广洋、杨宪、胡惟庸都拜相了,刘基却至始至终都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刘基是一个聪明人,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朱元璋不是一般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明初功臣结局血淋淋的写照。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明朝建立后的第四年,即洪武四年(1371年),刘基便托病还归家乡,至此以后便不再出仕,刘基早早便退出了明初的权力中枢,没有过多的参与到明初的权力角着当中,这是他明哲保身的一种方法,但或许并不能保全他自己。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已经六十四岁的刘基在青田老家感染了风寒,明太祖朱元璋对此极为关切,刘基虽然赋闲在家多年,但毕竟是对大明建立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肱骨之臣,还是得派人过去慰问一下才是。于是正月末,朱元璋派胡惟庸带了御医亲往青田探望,刘基对此诚惶诚恐,京城来的御医把脉问诊,开了药方,刘基不疑有他,依药单开药服用,结果是服下药之后,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刘基此次赴京,既为公也为私。原本他的风寒之疾谈不上多大的病,但朱元璋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心,胡惟庸当时已经身居右丞相的高位,朱元璋派他带着御医到青田探视病中的刘基,一来是关切刘基的病情,二来也是希望通过带来的御医能让他的病尽快好转起来。

当时,正是胡惟庸得宠的时候,而胡与刘基素来有嫌隙,刘基一直不看好胡,二人早在明朝开国之初便暗中角力,朱元璋当年选丞相时,曾提到胡惟庸,刘基直言不讳的说:“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指胡惟庸)会将马车弄翻。”朱元璋欲推刘基做丞相,但他婉言拒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并认定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不是丞相的理想人选,此后果然如刘基所料,这几个人后来都因事获罪。

刘基意有所指,认为是随同胡惟庸而来的御医匡害了自己,用药不当才导致自己病情加重,当然区区一个御医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谋害大臣,最大可能就是受了胡惟庸的指使。不明就里的朱元璋听了后,基于对胡惟庸的信任,没有过多的怀疑,却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病势沉重的刘基连行走都很困难,不得已,只得向朱元璋辞行,朱元璋特派人护送返乡。回到青田老家后,刘基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后,身体仍未见好转,自知时日无多的刘基召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熬到农历四月十六日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

长子刘琏之死

影视剧中刘琏的形象

刘基死后,身居左丞相的胡惟庸权势熏天,胡党仍没有想过放过刘基的儿子,首先遭到打击的便是长子刘琏。

刘琏,诚意伯文成公刘基刘伯温之长子。刘琏文采出众,为人谦逊,洪武年(1377年)授予考功监丞,历试监察御史。洪武十一年(1378)四月,钦出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绩阶至中奉大夫,太祖皇帝朱元璋“常欲大用之”,当时胡惟庸一党到处打击政见不同者,刘琏是刘基长子,同样受到胡惟庸党所胁,最后堕井而死,年仅三十二岁。

同年九月胡惟庸案事发,朱元璋暴怒,处死胡党首犯胡惟庸、汪广洋等人。对于枉死的刘琏,朱元璋深感痛惜,御祭涟文,遣使祭灵,可见朱元璋对刘琏的提携与器重。

刘琏死的很可惜,他是被胡惟庸一党给逼死的,在激烈的明初党争中,即便如刘琏这样的清白官僚,也难以置身事外。不仅朱元璋对他被害死极为惋惜,连明初的众多官场同僚都封封以中肯的语气评价了刘琏短暂的一生。如明初翰林国史院编修吴从善,就以“家为贤子,国有良臣,保有名爵,正而毙焉,生荣死哀,尚何道哉!”二十四字高度评价了刘琏一生功绩和道德文章。

次子刘璟之死

刘璟,诚意伯文成公刘基刘伯温次子、刘琏之弟。史载刘璟自小好学,通诸经,喜谈兵,究韬略,论说英侃。参与平定温处叶丁香、吴达三叛乱,得到朱元璋的肯定,赞他“真伯温之子也!”年年奉诏入朝觐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刘璟被任命为閤门使,赐“除奸敌佞”铁简,凭此铁简,可以在百官不法时,“持此纠正”。不久,刘璟转任谷王府左长史,钦授其提调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之权。

影视剧中六璟和父亲刘基的形象

建文帝即位,行削藩之策,分封在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靖难起兵,心系国家安危的刘璟随谷王朱穗回到京师,向建文帝献十六策,不纳,命参与曹国公李景隆北伐,结果只会夸夸其谈的李景隆根本不纳刘璟之计,一意孤行,南军遭到大败。建文二年(1400年),刘璟抱病赴京,进《闻见录》数万言陈述兵事,未听,心灰意冷的刘璟遂弃官而去,归隐青田老家。

建文四年(1402年),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南京失守,三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结束。

同年,朱棣登基称帝,爱惜刘璟才情,便诏刘璟入京,但他称病拒不赴京。为此朱棣是又气又恼,下旨捉拿刘璟,逼他到京,准备软硬兼施,好叫他诚心归顺。

刘璟一向对朱棣所谓的靖难起兵视为造反,藩王造反有违太祖定下的《皇明祖训》,是大逆不道之举。朱棣强行征召他入京,是要他臣服于自己,以刘璟刚烈的性格,是不会轻易俯首称臣的,刘璟自知此次赴京凶多吉少,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进京见到朱棣后,刘璟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贰”而坚不受官职,新主登基,刘璟却不称“万岁”而仍呼“殿下”,还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这一句话彻底激怒了朱棣,当即命人将其关押进牢狱。当晚,刘璟便在狱中用发辫自缢,实现了自己忠臣不事二主的夙愿,刘璟死时年五十二岁。

刘基和他的两个儿子结局都不好,刘基本人死的比较蹊跷,有说是朱元璋害死的,也有说是政敌胡惟庸害死的。而刘琏和刘璟都是有才气的人,他们对大明忠心耿耿,最后却都死于非命,这是明初激烈的权力斗争的悲剧。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