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童贯、高俅,晚年结局如何?

发布时间:2022-02-20 / 作者:清心寡欲


施耐庵《水浒》中有三大奸臣——蔡京、高俅和童贯,他们把持朝政,愚弄皇上,陷害忠良,误国害民,无恶不作,让读者咬牙切齿。

可是作者在书的结尾并没有交代三人的下场,叫人倍感遗憾。

那么,这三大奸贼最后究竟落了个什么样的结局?

三人中,蔡京年龄最大,担任官职最高,影响也最大。

蔡京人品虽然不佳,但是玩政治是高手,堪称炉火纯青,他在政坛上曾经四次栽跟头,被政敌搞垮。

但他凭着自己超人的忍耐和超凡的能力,四次复出,堪称教科书式的忍耐典范。

蔡京23岁以进士身份开始做官,直到77岁被免职,前后任职54年,四次担任宰相。

能在北宋政坛纵横驰骋半个世纪,他绝不是泛泛之辈。

蔡京是凭着学习成绩做官的,从跟县官级别相当的推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从地方到了中央。

他能够得到皇帝赏识,在无数基层官员脱颖而出,不光是因为他善于投机钻营,主要还是靠自己的才华和才能。

司马光变法的时候,限期五天在全国恢复差役法,很多官员一筹莫展,不知道从何下手,唯有蔡京在自己辖区完全贯彻了这一政策。

后来蔡京得到徽宗赏识,也是靠着自己的书画。

他还给太子讲过课,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在封建社会,只有真才实学还不行,还要有人脉,说关系

蔡京能平步青云,一是靠自己的弟弟,二是靠自己的朋友。

蔡京跟亲弟弟蔡卞一起考上进士,不过弟弟升职比哥哥快,蔡京是七品地方官的时候,蔡卞就是五品官,而且还是为皇帝起草诏书的中书舍人。

经常接触朝廷高官,人脉关系杠杠的,对蔡京仕途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蔡京代理从二品的户部尚书时,弟弟已经成为右相,跟哥哥助力是情理之中的事。

蔡京还有个好朋友,名叫童贯。

蔡京虽然比童贯大了7岁,但是没有童贯出道早;当蔡京还在地方工作的时候,童贯已经成为皇帝身边的供奉官。

所谓的供奉官,就是专门为皇帝搜集民间奇珍异宝的官员,能直接跟皇帝打交道,官职不大但是说话非常有分量。

在此情况下,童贯多次将蔡京的书画作品推荐给徽宗皇帝。

徽宗刚即位的时候,受别人影响对蔡京印象不好,曾经将其贬职。

后来看了蔡京的书画,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在登基第三年,将蔡京提拔为左仆射(等同于宰相),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蔡京大权在握之后,干了四件大事。

一是鼓励皇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将朝廷多年积累的财富挥霍殆尽, 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是贪得无厌,以权谋私,将自己的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都提拔到重要工作岗位上,连蔡京家的仆役都官运亨通,蔡家的婢女也被封为夫人,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三是排斥异己,陷害忠良,大搞白色恐怖。

由于得到皇帝赏识,蔡京官拜太师,封鲁国公,从此不可一世,以周公自居。

但是宋朝毕竟还是有好人的,蔡京的倒行逆施得罪了不少官员,对他的弹劾从来没有停息,因此蔡京才会数次被罢官。

宣和六年(1124年),77岁的蔡京被宋徽宗勒令辞官退休,两年后病故。

宋史将其列入《奸臣传》,将其定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不过蔡京在任也做了不少为人称道的事,比如改革专卖制度,改革钱法等。

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他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了让无家可归者有住房的居养院,让无力看病者能医治的安济坊,让死而无葬者入土为安的漏泽园。

但是这一切善举全都因为他的一系列恶行而被抹杀,也是咎由自取。

蔡京如此,童贯如何呢?

童贯是河南开封人,太监出身,是太监中的战斗机,他长得身高马大,而且浓眉大眼,语音洪亮;不仅如此,他还长了一脸钢刷似的胡子,一点也不像个太监。

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跟赵高、魏忠贤一样干坏事、专权误国。

他和蔡京狼狈为奸,陷害忠良,祸国殃民、臭名昭著,因此和蔡京、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一起,进入徽宗时期的“六贼”之列。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童贯跟魏忠贤、赵高不一样,后者坏事做绝,没有做好事;童贯却曾经为宋朝收复失地,立下大功。

宋徽宗在位的时候,命王厚为统帅、童贯为监军前往收复河湟四州,即将开战的时候,皇宫失火了,宋徽宗认为这是国家的不祥之兆,打仗必败,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命令童贯立即收兵。

童贯当着众将的面看了圣旨,他不动声色地说“皇帝的圣旨是让我们好好作战,为国立功,他老人家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

然后他指挥将士继续军事行动,结果大获全胜,收复了河湟四州。

童贯为宋朝做出的第二大贡献是镇压方腊起义。

施耐庵在《水浒》中,把梁山好汉描写成镇压方腊起义的英雄,其实是张冠李戴,不符合史实。

方腊起义在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就爆发了,但是当时的宰相王黼鳄也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他害怕连累到自己,就将起义消息隐瞒不报,导致起义军星火燎原,声势浩大。

宣和三年(1121)正月,童贯临危受命,以宣抚制置使社身份,和另一大将谭稹分兵两路前往镇压。

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官军终于在宣和四年(1122年)四月扑灭了方腊起义,方腊及其骨干成员在梓桐峒的石涧中被俘,七万义军被击溃。

童贯长期执掌兵权,时间长达20年之久,实事求是的地说,他还是为大宋做过一些贡献的。

不过,童贯军事才能有限,跟军事家相差甚远,取得成绩主要是大宋官兵的功劳。

再说人到了晚年,精力有限,在军事上再难以有所作为,甚至遭遇败绩也不可避免。

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所有的缺点皇帝都能容忍;一旦走麦城,就该让他背锅,进行彻底清算。

宣和七年(1125年)71岁的童贯被宋徽宗任命为广阳郡王,负责收回金兵占领的全燕之地,童贯丧失斗志,畏敌如虎、裹足不前,甚至在金兵南侵的时候逃之夭夭。

即位不久的宋钦宗让他担任东京(开封)留守,童贯却违抗军令和禅位的徽宗一起南逃。

宋钦宗新官上任,需要树立权威,而童贯却仗着自己跟太上皇关系不错而违抗圣旨,这是原则性的问题,让新皇帝忍无可忍。

于是,钦宗终于拿童贯开刀、立威。

墙倒众人推,谏官、御史纷纷在皇帝跟前控诉童贯的滔天罪行,童贯被贬职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发配到英州、吉阳军中。

可是还没等他到任,钦宗甚至又下来了,历数他十大罪状,说他治国无方,结怨辽金二国,导致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钦宗命监察御史张澄在南雄追上他,将其处斩,时年71岁。

相比蔡京和童贯,高俅在《水浒》中出镜率最高,民间知名度也不小。

因为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企图霸占林冲妻子,陷害林教头,火烧草料场,跟梁山结怨,最后又密谋杀害了宋江等起义军领袖。

《水浒》上说高俅不学无术,只是因为有一手绝活——蹴鞠,得到了徽宗赏识从此青云直上,这不大符合事实。

高俅原来是苏轼(苏东坡)手下的一个小秘书,文笔还是不错的。

而且高俅还会点武功,掌握一点军事技能。

后来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王诜,此人背景深厚,是宋神宗皇帝的妹夫、端王赵佶姑父。

通过王诜这个登天的梯,高俅结识了端王赵佶,将一手绝活蹴鞠展示给喜欢娱乐的端王。

这个端王,就是日后的徽宗皇帝。

因为高俅军事上有几把刷子,徽宗上任后任命他为禁军(御林军)头目,负责禁军的训练。

历史上的高俅,肯定不是个正人君子,但也不能完全算是大奸大恶之人。

要不然的话,高俅的名字肯定会和蔡京、童贯、贾似道那样,被列入《奸臣传》中。

根据非正史记载,高俅的罪行不过是以权谋私,将军营的地皮据为己有,在上面建成私人公馆。

而且高俅还善于把皇帝的禁军,当成自己的家丁,让他们拿着朝廷俸禄,为自己干私活。

不过高俅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那些禁军都去给高俅当长工了,谁还去抓军事技能训练?

如此一来,禁军战斗力大大下降,金兵入侵的时候,他们无法承担保卫皇帝的重任,只会丢盔卸甲。

俗话说树大招风,高俅没有蔡京、童贯那样显赫的地位,自然也没有那么多政敌。

高俅官职虽然是太尉,官居一品,但没有童贯那样位高权重,对政治的参与积极性也是那么高。

当童贯跟着徽宗等人南下的时候,高俅先是留在了泗州,后来以生病为借口,回到开封。

这也恰好说明,高俅跟童贯等人并非是一伙的,跟徽宗的关系也不是那么密切,不然不会在关键时刻被徽宗丢下。

正因为如此,高俅因祸得福。

后来,跟随徽宗的童贯、梁师成等人被杀,高俅却躲过一劫,得以善终,在靖康元年(1126)死去,终年55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