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入侵清朝,乾隆为何舍近求远从黑龙江发兵?

发布时间:2022-02-20 / 作者:清心寡欲


乾隆在应对尼泊尔入侵时,选择从数千里之外的黑龙江发兵,主要是这些来自黑龙江的兵正是尼泊尔的克星。


如果按照现代的眼光来看,与我们相隔不远的尼泊尔只不过是一个边陲小国,不仅国土面积小,同时人口也不多,至于军事实力,那就更没办法与我们泱泱大国相比了。

但在历史上,尼泊尔却曾经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王国,幅员虽说称不上辽阔,但也十分可观,而它的军事实力,也相当强悍,甚至曾经还在清朝的巅峰期时,前后两次入侵过清朝。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尼泊尔发动第一次入侵,并占据了藏南部分地区,此次入侵最终被藏区花钱摆平,这就让得了便宜的尼泊尔人认为清朝不过如此,所以,在贪婪欲望的驱使下,于三年后发动了第二次入侵。

但这次入侵,乾隆皇帝没有再惯着他们,当即下诏调集精兵数万,历时八个月,一举将入侵大清的尼泊尔击退,并且一直打到尼泊尔的首府帕朗古,逼得尼泊尔不得不向清军投降,自此,尼泊尔向大清朝称臣纳贡,成为了清朝的属国之一。

而在这场战役中,乾隆帝有一道诏令让人十分费解,那就是放着离尼泊尔较近的兵不用,反而不远千里从黑龙江调兵,这背后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乾隆之所以费这么大劲进行调兵,是因为只有从黑龙江调来的兵,才能克制住善战的尼泊尔人,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一举击退。


曾经的尼泊尔,实力颇不容小觑。

早在雍正年间,尼泊尔还处于多个部落互不统属的阶段,当时大约有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部落,分布在尼泊尔各处,这些部落互不干扰,整体上还算是比较和平。

其中,距离藏区较近的三个部落,还在雍正登基数年后,开始向大清朝贡,这三个部落,大清称之为“巴勒布”。

也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尼泊尔与清朝的相处,从整体上比较和平,双方并没有产生什么摩擦,同时,由于尼泊尔地处偏远,清朝也没有征讨其的动机,因此,相安无事是当时真实的状况。

但这种和平,却被尼泊尔内部一个叫做廓尔喀的部落给打破。

廓尔喀部族,是尼泊尔数十个部落之一,这个部族的最大特征,就是十分骁勇善战,近代著名的廓尔喀雇佣兵,就是出自这个部落。

之所以廓尔喀部族的人骁勇善战,和他们生活的地区有很大关系,最早的廓尔喀部族大多生活在尼泊尔的山区,这里气候寒冷,并且地势险要,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从小就练就了一身耐寒且强壮的体魄,同时为了吃饱穿暖,不得不在崇山峻岭中寻觅食物,所以,个个都是一身本领。

但正是因为骁勇善战,就助长了他们的野心,另外,由于这些廓尔喀部族的人不满足自己所在的地区物资匮乏,因此,就有了向外扩张的念头。

而在雍正末年到乾隆初年这一段时间里,恰逢一直向清朝纳贡的“巴勒布”内部发生动乱,这就给一直蠢蠢欲动的廓尔喀部族一个绝佳的机会。

于是,在当时廓尔喀部族首领的率领下,廓尔喀人迅速地将巴勒布这三个部落侵夺,侵占之后仍不满足,又将周边的约有二十多个大小部落全部占据。

自此,廓尔喀部族一跃成为当时尼泊尔最大的部落,尼泊尔王国(又称廓尔喀王国)也就此形成。

当然,对于这一切,清朝并不在意,首先当时尼泊尔并不是清朝的疆域,因此,其内部政权发生变化,完全和清朝没有一点关系;另外,当时乾隆的主要精力还在处理大小金川等问题,一个边陲小国建立,根本不会让乾隆放在心上。


但尼泊尔王国的建立,却对生活在藏区的人,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并且还是很不好的变化。

在最早的时候,由于藏区和尼泊尔接壤,因此经常会互通有无,进行一些贸易活动,除了生意往来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交易,那就是关于银钱。

当时在藏区,通用的货币并非是白银,而是一种叫做“章噶”的私有货币,这种货币怎么来的呢?其实还是白银做成的。

但藏区当时由于各种技术因素的限制,自身是不会制作“章噶”的,因此就需要找一个加工方,而这个加工方,正是前文提到的“巴勒布”人。

按照惯例,是由“巴勒布”人先按照需求数量,加工好藏区所需要的“章噶”,然后将这些“章噶”运送至藏区,来换取纯银,从中赚取一定的费用。

当然,“巴勒布”人在铸造的过程中,为了利润最大化,也经常会耍心眼,比如在里面掺杂一些铜、铅等杂质,以次充好,蒙蔽藏区,双方也经常会因此产生争执,但整体上还算正常。

而在尼泊尔王国建立后,掌权的廓尔喀人,却将这个传统给改了,他们向藏区的负责人传达,说今后不再铸造“章噶”,而是改为另一种新钱,由于新钱纯度高、成色好,因此两块之前的旧钱只能抵用如今的一块新钱。

什么意思呢?其实很好理解,就好比之前用一两银子,能换来十块“章噶”币的话,那么如今一两银子,只能换来五块。

这就意味着,整个藏区的一半财富,都被廓尔喀人无形中掠夺了,对此,藏区自然是不答应,但廓尔喀人掠夺之意却十分坚决。

一边是廓尔喀人坚持要推行“新钱”政策,另一边是藏区坚决不答应,双方在商讨的过程中也闹得十分不愉快,久而久之,好战的廓尔喀人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同时,由于当时廓尔喀人刚刚打败其他部族不久,正是自信膨胀期,因此,在内部商讨之后,就决定出兵给藏区点“颜色”看看。

就这样,尼泊尔的第一次入侵大清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了。


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尼泊尔王国以藏区在贩往巴勒布的食盐中掺土为由,发动三千余名廓尔喀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占据了藏南的部分区域,速度之快让藏区顿时有些手忙脚乱。

但在乾隆皇帝得知消息,并派清军远赴藏区,进行反攻时,却发生了十分诡异的一幕。

当时,乾隆皇帝共派了一万多名清军赶赴藏区,其中包括绿营兵、满兵、藏兵等多个不同兵种,但当大军风尘仆仆地赶到藏廓边境时,廓尔喀人却主动退兵了。

当然,廓尔喀人之所以退兵,可不是因为看到清军到来而被吓破了胆,而是因为当时藏区有人已经与廓尔喀人的首领私下议和,廓尔喀人在得到令他们十分满意的条件后,方才退兵离去。

而这个议和的代价,就是每年藏区需要给廓尔喀人缴纳金元宝300锭,以此来换取和平。

但这样的议和,乾隆皇帝是不知道的,也就是说,都是当时藏区的负责人瞒着乾隆私下达成的,正是因为隐瞒不报,这就为尼泊尔第二次入侵埋下了隐患。

在廓尔喀人退走,清军撤回之后,不明就里的乾隆皇帝下令对藏区的负责人进行“大换血”,因为在乾隆帝看来,虽说廓尔喀人退兵了,但毕竟他们曾经踏上了清朝的疆域,天朝上国岂容肆意侮辱?而这背后的主要责任,就在于藏区的负责人。


因此,惩治和撤换一些当地的官员,就是必须要进行的动作,但这一撤换,却坏了大事。

前文讲过,廓尔喀人之所以撤兵,是因为他们和藏区达成有私下的协议,藏区需要每年缴纳金元宝三百枚,但随着负责达成这个协议的官员被撤换,这份协议就有了意外终结的风险。

而当时新上任的负责人,对这个协议也大概知晓,为了息事宁人,避免事情扩大,他就派人与廓尔喀人取得联系,说先前的协议依然有效,但金额则从每年300枚改为每年50枚。

从300减到50,这可是少了好几倍,对此,廓尔喀人自然是不会同意,他们认为这是藏区在耍他们,因此,在愤怒的驱使下,廓尔喀人就决定再次入侵藏区。

不过,当时的廓尔喀人也十分尴尬,因为如果入侵的话,清朝肯定已经有了戒备,毕竟之前双方才结束对峙,但如果不有所动作的话,显然这口恶气实在是咽不下去,最终,愤怒和贪欲战胜了理智,廓尔喀人还是决定要出兵藏区。

乾隆五十六年六月,在最后一次谈判未果之后,廓尔喀人将谈判团成员扣押,并入侵藏区,很快占据了藏南多个区域,期间虽说藏区顽强抵抗,但还是损失惨重,被廓尔喀人掠夺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

而廓尔喀人再次入侵的消息传到京城后,乾隆皇帝极为恼火,一来是他对于官员们私下谈判不满,二来则是因为尼泊尔区区一个小国,如今居然敢在大清面前撒野,因此,乾隆皇帝决定,要好好的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廓尔喀人。

但如何教训,怎么才能一击制胜,这是乾隆皇帝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不远千里派兵前去,却没有取得胜利的话,就会让乾隆皇帝脸上无光,更会让大清折辱。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乾隆皇帝决定派一名能征善战的心腹忠臣,带领一支精兵前去围剿尼泊尔。


这名心腹忠臣,就是大名鼎鼎的福康安。

从辈分上来讲,福康安应该喊乾隆皇帝一声“姑父”,他是乾隆皇帝的嫡后孝贤皇后的侄子,属于典型的皇亲国戚。

但这个皇亲国戚,身上可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风气,反而在各方面都十分优秀,尤其是在乾隆平定大小金川之战时,福康安更是身先士卒,并常有妙计,为大小金川的平定立下了不少功劳,因此也受到了乾隆的高度赏识。

之后,福康安又在甘肃平定民变,同样也是功劳显著,其职位也是一升再升,到了乾隆五十年的时候,福康安已经身兼武英殿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等多个重要职位。

而在廓尔喀人犯边时,福康安正在台湾平定当地的起义,正当战局形势一片大好时,被乾隆皇帝一道诏令,召回了京城。

君臣二人经过商议,决定由福康安亲自带兵前去围剿廓尔喀人,也只有派福康安去,才会达到一举制胜的战略目的,也会让乾隆皇帝更加的放心。

而对于带哪一支精兵前去,在福康安的建议和乾隆帝的权衡之后,最终决定,派出了能克制廓尔喀人的一支部队。

这支部队,就是在清朝有着“王牌军队”之称的索伦兵。

“索伦”一词,在满语中是“先锋”“射手”的意思,而索伦兵,就是善于冲锋,并且对弓箭射击十分在行的兵种,仗着这个本领,索伦兵在清朝时地位十分特殊。

索伦兵起源于女真,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样也是女真部落之一,但与索伦兵所在的部落并不是一个,清朝在入关后,将居住在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人改为索伦部,其部落的人,则为索伦人。

之所以索伦人地位特殊,与他们生活的区域分不开,清朝时期的黑龙江地区,可以说是比苦寒塞北还要苦寒数倍,这里常年积雪,气候寒冷,因此,生活在这里的索伦人,为了生存,也就练出了极高的骑射本领和艰苦耐劳的精神。


那么,索伦热厉害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史料记载,索伦人力大无比,能拉开”十石“大弓,一箭射出去,就能将老虎这样的猛兽洞穿。

“(能)挽弓十石,能自缚于树,射熊虎洞穿,负之而归焉。”---清《龙沙纪略》

不过,索伦人虽说个个英勇无比,但整体上性情温和,民风淳朴,并不是那种极具侵略性和好战的部落,因此,在清朝初期,清政府就会大量的征调索伦人加入八旗部队,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善战,让索伦人成为了清军的王牌部队之一。

而这次对阵廓尔喀人,选择索伦兵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索伦兵的优势,与廓尔喀人基本一样,两者相遇的话,那可真的是棋逢对手,强强对决,也只有熟悉对方习性的索伦兵,才会有一举制胜的可能,因此,乾隆皇帝才会安排索伦兵出战。

不过,索伦兵的所在地,是距离藏区有数千里之遥的黑龙江,如果从这里调集部队的话,一来是必将是一件耗资巨大的行动,二来则是时间上能不能来得及,毕竟古代可没有飞机汽车这样的运输工具,全靠人力和畜力。

但战局急迫,容不得从容行事,而这个棘手的问题,却被福康安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了。

福安康是在乾隆五十六年十月入的京,在接到乾隆皇帝的命令后,在当年十一月,赶到了西宁等地开始筹备军需,一切工作做完后,在当年十二月二十日,带着一万大军离开西宁赶往拉萨。


从西宁到拉萨,距离足足有五千里之多,路途遥远不说,还有大军以及各类物资,可以想象行进速度肯定快不了,但福康安仅仅用了五十天不到,就赶到了目的地。

能做到这一点,其实没别的原因,而是福康安深知战事吃紧,因此就下令日夜兼程,每天强行军18个小时以上,才会在这名短的时间里走完了这五千多里地。

由此可以看出,福康安果真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和指挥家,另外,索伦兵强悍的身体素质也不是随便说说的,不然这种高强度的强行军,换做当时的其他兵种,可能走一半就拉舿了。

而在福康安赶到前线后,经过周密部署,再加上各种战术和武器的运用,自然是对廓尔喀人产生了压倒性的优势,历时数月,不仅将廓尔喀人赶出了藏区,并且,福康安还乘胜追击,一路打到了尼泊尔境内。

终于,在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初,在清军凌厉的攻势下,曾经自信心极度膨胀的廓尔喀人再也招架不住,因为如果再打下去,那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因此,在廓尔喀人内部经过商议后,决定向清军投降。

八月初八,廓尔喀管事头人噶箕第乌达特塔巴在士兵的护送下,来到清军大营,并见到了福康安,递上了请降书,在请降书中,廓尔喀表示愿意向大清国称臣纳贡,并派使者前往京城,向乾隆皇帝献上最高的敬意,以此来换取清军退兵。

对于这个结果,福康安自然是很满意,乾隆皇帝更加满意,因此,在乾隆的授意下,福康安在当年八月底开始有序撤兵,并在撤兵后,对藏区的边防事宜进行了再次部署和安排,与此同时,廓尔喀的使者压出发前往京城,在当年十二月,觐见了乾隆皇帝,自此,尼泊尔成为了大清国的属国之一。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当初乾隆皇帝之所以要费大劲,舍近求远地从黑龙江调兵,是因为黑龙江的索伦兵是对抗廓尔喀人的最佳选择,毕竟廓尔喀人也是同样的骁勇善战,一般的清军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如果轻易上阵的话,说不定还会遭逢大败,这种结果显然不是乾隆皇帝愿意看到的,因此才会调集索伦兵,虽说这背后花费了很大代价,但与战争的结果来相比,还是十分值得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