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政府坚持把甲午战争打下去,结果会怎样?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甲午战争的最后,如果晚清誓死不降、坚持抵抗到底的话,日本人是毫无胜算可言的。

试想一下,后来发生的抗日战争,我们是怎么取得胜利的呢?实际上也没啥好办法,真正的办法只有一个:全民抗战,即使正面战场打不过,拖也把日本人给拖死了。

世界上所有的战争失败只有两种:一种叫做,国家彻底的战败了;另外一种叫做,国家尚且能战而这个国家的政府却率先投降了。

二战中的德、日两国那就是典型的国家战败了。德、日两国已经把所有的战争潜力都发挥出来了,但是还是不行,再打下去的话就会亡国灭种了。

这就是典型的整个国家被打崩溃了以后,没有办法才最终选择投降了。

同样是二战期间,法国人那就是典型的政府战败了。当时德国打法国的时候,法军伤亡并不大加在一起的伤亡才30万人不到。可是法国人却义无反顾地选择投降了。

这就是典型的:法国这个国家完全可以继续坚持战斗的,可是当时的法国政府却率先投降了。

中日甲午战争那也是典型的——慈禧不想打、也不敢打了。但是对于晚清整个国家来说并没有战败,完全有能力与日本人血战到底的。

甲午战败的结果对于晚清来说可谓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甲午战争以前,尽管晚清打不过英国人、打不过法国人、但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是不错的。

甲午战败以前大清朝好歹还算是亚洲第一强国、日本当时在我们面前还是不敢放肆的。很多人肯定会不同意我的说法,大家会说:甲午战败以前,大清朝不也是照样的被打败、被迫割地赔款吗?

我想说,被人打败很正常,关键要看对手是谁了。历史上不可一世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都被无情地打败过。当时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输给当时的英国人其实也不丢人。

话说回来,日本人当时不也是被美国人砸开了大门,签订了屈辱的《美日友好和善条约》吗?说句不该说的话,当时整个亚洲人从心里面都认为:败给欧美列强那是不丢人的。

可是我们在甲午海战中被日本人打败以后,这国际地位从此就一落千丈了。大清朝完全成为了:列强们眼中的“盘中餐、筷中肉”、彻底的任人宰割了。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了,输给欧洲列强在当时那是属于正常情况。可是输给自古以来都是自己小弟的日本,那就彻底的证明了——晚清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了。正是甲午战败以后,外国列强又重新掀起了瓜分晚清的新的高潮了。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晚期坚持打下去、誓死不投降的话,日本真的有实力完全占领大清朝吗?

甲午战争以前,日本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明治维新运动,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可是日本的整个体量就在那里摆着在,国内的总体战争实力那还是极其有限的。

当时日本勒紧裤腰带,才搞了常备军63000人、预备兵是23万人,这已经是极限了。日本当时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如果再加大征兵力度的话,估计就要饿肚子上战场了。

但这个兵力规模,别说完全占领大清朝了,就是撒到随便一个地方那也是不够的。关键还是日本的国力不支持。

日本天皇当时为了建造海军军舰,甚至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日本国民都开始捐款了。这也说明:日本人当时已经属于是竭泽而渔了。

大家都知道,甲午战争导致我们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了。我们来看看,当时日本的海军实力如何呢?

截至1894年7月海战前夕,日本海军拥有军舰69艘,总吨位超过70593吨。其中超过一千吨的无防护军舰10艘,炮舰7艘,鱼雷艇37艘,改装巡洋舰4艘,合计千吨以上主力舰21艘。

以上就是日本军事实力的全部家底了。这点实力难道能够完全占领大清朝吗?

想想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算上预备役才30万的兵力;海军的所有舰船才7万吨左右。这点实力是根本不可能占领大清朝的,只要大清朝坚持战斗的话,日本人一定会被打败的。

当年太平天国巅峰的时候,兵力那是在50万人以上的。可是大清朝败了吗?

虽然绿营不行、八旗军也不行,但是大清朝整出了一个曾国藩的湘军,照样摆平了太平天国运动。没办法,太平天国运动要的是慈禧的老命。

可是甲午战争的最终结果却是无情地打脸的,甲午一战大清朝那是彻底的战败了。战后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不光赔了日本白银两亿两,还割了好几块地方给日本。

日本人拿着大清朝赔的钱,送的地,往后又开始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最终导致了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其实当时日本高层对晚清的战争态度也是无比心虚的,他们非常害怕晚清反悔从而孤注一掷地战斗下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李鸿章在马关签约的时候被日本的“愤青”打了一枪,导致李鸿章不能正常地谈判和签约了。这下整个日本高层都炸锅了,他们不但严惩了凶手,还天天派最好的医生给李鸿章治病。日本国内的高层也是登门给李鸿章道歉等等。

日本人之所以要摆出这个姿态,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极其害怕李鸿章借故不签约了,然后回国继续再战。当时日本已经打的是山穷水尽了,万一大清朝真的不签约继续战斗的话,日本估计也就耗不下去了。

我们一起来简单地分析一下:为什么晚清慈禧急于和日本求和呢?

甲午海战的结果就没啥好说的了,大清那是战败了。我们来看看:大清朝的军事上损失到底有多大呢?

一是,北洋舰队那是全军覆没了,几乎所有的军舰要么被击沉了、要么被日本人给俘获、要么为了防止日本人俘获自己给炸沉了;

二是,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的是,大清朝的军队人数损失那是极其有限的。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海战、陆战加在一起的话,晚清的军队只损失了4万多人而已。反观日本的话,他们自己也有1.2万人命丧战场了。

其实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只要晚清和慈禧坚持战斗的话,日本人别说全面占领大清朝了,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都难说。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清朝的损失根本就不是毁灭性的,那么为啥急着向日本求和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原因一:慈禧并不想坚持战斗到底了

甲午海战整个过程的决策者实际上是光绪帝本人,此时的慈禧已经跑到颐和园去休养了。如果光绪帝坚持战斗到底并且打赢了此战以后,势必就会真正地把大位给坐稳了。

这样一来,慈禧那不就真的面临彻底退休的局面了。这不是慈禧想看到的现象,当时慈禧有很大一部分心理是:借着甲午战败打击光绪帝,从而再次出山主持大局。

原因二:要想坚持战斗的话,势必又要组建新军,这样对慈禧不利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事实:太平天国的时候,晚清正是允许地方势力做大才搞定了太平军的。晚清靠着曾国藩的湘军才最终搬回了颓势。

甲午战争的时候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局面,如果大清朝继续坚持战斗的话,势必又要再一次地编练新军。这样一来,地方势力势必会又一次地走向历史的前台。这一次如果碰到的不是曾国藩而是曹操的话,慈禧又该如何自保呢?

其实慈禧不愿意坚持战斗,有一个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大位的安全性着想的。她不愿意看到:为了抗击日军从而又生出了地方上的强势人物出现。

原因三:甲午战败对慈禧本人没啥损失

很多人不了解慈禧的核心利益在哪里,其实慈禧的核心利益只有一点,那就是:权力的安全性。

甲午战败了又如何、割地赔款又怎么样呢?只要慈禧还是大清朝的“一姐”就行了。反正赔款也不用慈禧赔、割的地也不是慈禧自己家的地。只要慈禧的生活水平不降低、权力还在手,那就一切好说、一切好商量了。

举个例子:庚子事件中慈禧为什么要对十一国誓死宣战呢?其实核心原因不是慈禧看列强不爽、也不是慈禧忍受不了列强侵略我们。

当时的核心原因是:列强们要求慈禧还政给光绪帝,这就完全触碰了慈禧的底线——大位的安全性问题了。

这样一来,慈禧也就毫不犹豫地宣战了。反观甲午战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触碰到慈禧的核心底线和利益。

原因四:如果晚清坚持打下去的话,首都估计会不保了

当时日本陆军已经逼近京城了,坚持打下去的话京城自然就不保了。这是慈禧无法忍受的事情,这就严重地触犯了慈禧的底线了。

其实外国列强们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了,很多次战争中他们都是直接攻打京城的,例如:两次鸦片战争、庚子事件等等。

日本人其实也知道:打别的地方、占领别的地方没啥用,只要威胁到了京城、威胁到了慈禧总部的话,那么慈禧一定会选择罢战求和的。

以上就是晚清和慈禧不坚持抗战到底而急于求和的真相和原因了。说白了就是:在慈禧的眼中,战败不可怕、什么都无所谓,只要能保证自己的江山永驻就可以了。

晚清在所有的对外战争中一直吃亏,其实根子就在这里。很多时候是不败而败、是明明可以坚持战斗却选择投降,已经彻底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了。说白了就是:大清朝的本质决定了就不能跟外边打仗,但凡打仗必须吃亏。

最后我想说,甲午战争如果大清朝不投降继续坚持战斗的话,日本人是毫无胜算可言的。可是大清朝、慈禧们的本质决定了:他们是永远不会坚持战斗到底的,因为在他们心中大位和权力的安全性才是第一位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