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战争的规模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2-02-24 / 作者:清心寡欲

夏商周时期,国家已经存在,当时的主要战争模式是车战,那么双方会有多少人参与呢?


一、夏朝的战争规模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是夏王朝,以目前的考古学研究来说,二里头遗址被主流学术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二里头遗址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按照人均占地面积150平方/人的标准计算,有专家因此推测二里头遗址在鼎盛时期有2万人在此生活。

这是夏朝的都城大概的人口规模,很明显在夏朝,人是非常少的,史书记载夏朝是以12个姒姓部落为核心组成的部落国家联盟,如果说夏王朝统治部落所居住的都城只有2万人的话,那么12个姒姓部落的总人口也不会超过20万人。

夏都二里头遗址

这20万人中有一半是女性,剩下的一半还有三分之一的小孩与老人,就算当时能到全民皆兵的话,整个国家全部能够出来的作战的军队也不过六七万人了,注意了,这是夏朝统治下的总兵力,实际上,真发生战争时,能够用来作战的军队只有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说在一次战争中,夏朝真正用来作战的军队到天了也就是六七千人

对于夏朝发生的战争,史书并没有记载战争规模有多大,比如夏启讨伐有扈氏的战争,也被称为甘之战,这是夏朝中央政权讨伐其中一支部落的战争,其战争规模应该是数千人,夏启最多有六七千人,有扈氏最多有一两千人,合起来不到一万人,这是保守的估计。

再比如太康失国一系列的战争中,双方合计参战规模也不会超过一万人,也就是数千人的级别,夏朝最大的战争应该是夏末的鸣条之战,这是商汤讨伐夏桀的战争,也是商灭夏的战争,此战商汤共投入战车70乘,军队6000人,突袭夏朝都城,打败了夏桀的军队,夏桀只带了五百残兵逃走,不久后病死。

鸣条之战

夏桀的军队数量按照前面的分析最多也就是六七千人,也有可能比商军多一点,但不会到一万人,军队数量的多少与战争的胜利没有决定性因素,夏桀败在残暴无道以及人心散乱,虽然军队数量可能多于商军,仍然被灭亡。

鸣条之战是夏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了,也是夏朝晚期的一次战争,双方人数加起来有一万多人,不到两万人

二、商朝的战争规模

上文说到鸣条之战商朝的军队有6000人,这其中还有不少是联合方国的军队,这是商朝初期的情况,殷墟是历史上公认的商朝晚期的遗址,这里出土了15万片甲骨文以及各种文物,殷墟的占地面积是36平方公里,按之前的标准来计算,殷墟至少有24万人生活,都城人口是夏朝的10倍。

按这个标准来算,晚商时期,商朝的总军队最多应该是六七万人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率军讨伐鬼方时,最多的一次率领了13000人的军队,妇好是商朝的王后,也是率军作战的女将军,一个将军一次就能率领万余人的军队,说明商朝的军队总数量符合推测的六七万人。

妇好讨伐鬼方

妇好作战主要是讨伐鬼方,鬼方是外族人,军队数量不详细,至少也是相当规模的级别,那个时候的战争,靠的就是蛮力与战车冲杀,很少有谋略的,人数太少肯定没法打,从这个例子来看,商朝的战争规模在两万人左右的级别

商朝规模最大的战争应该是牧野之战了,这也是周灭商之战,根据史书的记载,周武王出动战车三百乘,虎贲武士三千人,步兵数万人,再加上与周联合的其他诸侯的兵力,讨伐商纣王联军总兵力达到4.5万人。

这一兵力几乎是当时除商朝之外所能出动的军队最人数了,根据《史记》的记载,商纣王发兵70万人迎战周武王的联军。

《史记 殷本纪》: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

这个记载可能是夸大其辞了,也许整个商朝有70万人口,但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军队,全民皆兵也达不到这个数量,虽然商军中有大量的奴隶和俘虏,但是70万人的战争规模只有战国时期才达到,即使到了几千年后的清朝时期,人口都过亿了,全国总兵力也不过是80万人,所以商纣王不可能有70万军队。

牧野之战

况且商军的主力在东边讨伐东夷,商军的主力应该四五万人,留守军队就是一两万人,合起来总兵力是六七万人,然后商纣王再抓了不少俘虏和奴隶进去,估计70万人的数量被人为扩大了十倍,牧野之战的商军总兵力最多就是六七万人。

这样算的话,双方总兵力达到十余万人的规模,这应该是牧野之战的真实战争规模,也是商朝最大的战争规模,十万级别的规模是商末周初的最大规模

三、周朝的战争规模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西周时期,隶属于周王室的军队主要有三大部分,分别是:虎贲军、西六师、殷八师(也叫成周八师)。

周军

虎贲军相当于西周的禁卫军,是保护王宫和天子的军队,西六师是西周都城镐京驻军,也是西周对外作战的主力军,殷八师是护卫成周洛邑的驻军,从收编商朝军队演变而来,西周的一师是3125人,西六师就是18750人,殷八师就是25000人,虎贲军数量不详。

按照“天子六军、大诸侯国三军、中诸侯国二军、小诸侯国一军”的说法,一军是12500人,西周王室的军队最多时有75000人,大诸侯国的军队最多是37500人,中诸侯国的军队最多是25000人,小诸侯国的军队最多是12500人

另外,周王室在对外战争时是可以征调诸侯国的军队,所以西周每次对外作战的战争规模是从几万到十余万左右。

周天子南征

比如周昭王三次南征荆楚地区,结果导致周六师覆没,最多损失了18750人。他的敌人数量也不会低于这个数量。周穆王时期曾率领成周八师讨伐淮夷,出动军队25000人左右,这还不算征调诸侯国的军队数量,加起来至少也有5万人,这只是周王室出动的军队数量。

到了西周晚期,周王室势力衰弱,军队数量逐年减少,以至于无法跟诸侯国抗衡,整个东周时期,包括春秋与战国,周王室的势力都是极其弱小的,最终被秦国灭亡,所以东周时期的战争规模主要看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

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是齐国,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个诸侯国的联军攻打蔡国和楚国,齐国在当时是千乘之国,实际是800乘,当时的一乘是30人,齐国总兵力是24000人左右,这算是当时的超级大国了,按大诸侯国有三军来算,齐国总兵力是37500人,算起来齐国的总兵力在2~4万之间。

齐桓公讨伐楚国

齐桓公所率领的八个诸侯国都是中小诸侯国,就算每个诸侯国出一师三千人,那齐桓公讨伐蔡国与楚国的总兵力不会超过5万人,最多就是4万人左右,而楚国的实力与齐国相当,也是大诸侯国,总兵力也差不多,双方总兵力加起来达到近十万人的规模

再比如城濮之战,这是楚国与晋国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两国都是千乘之国的超级大国,楚国和晋国各出动三军打仗,楚国实际出动兵力是42000余人,晋国出动兵力是32500余人,双方兵力合计74500人,差不多相当于西周王室军队的总兵力。

这只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是当时规模比较大的战争了,如果是中小诸侯国开战,肯定规模是不如这个,如果有其他诸侯国联合起来作战,也许会超过单独两个大国作战的兵力规模。

柏举之战吴军攻入楚都

再比如柏举之战,吴王阖闾在孙武与伍子胥的辅佐之下,出动3万精锐吴军,偷袭楚国,楚国派出了举国之兵抵抗,一共出动了20万大军,因为楚军是本土作战,所以拼凑了所有能出战的军队,柏举之战双方的总兵力加起来一共有23万人了,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是一国攻入另一国都城的突袭战,所以参战人数较多。

到了春秋晚期,由于多年战争,各诸侯国越打越弱,战争规模反而缩小了,比如越灭吴之战,越王勾践用来偷袭吴国都城的军队也不过是5万人,留守的吴军还不到1万人,而吴王夫差率领吴国主力北上与晋国争霸的军队也不过是3万余人。

到了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就越来越大,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战争就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赵国出动军队45万,秦国军队人数不详,不会低于赵国数量,至少也有四五十万,长平之战双方军队总人数加起来快接近一百万人了,这是先秦时期战争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没有之一。

长平之战是战国规模最大的战役

战国时期的其他战争规模都不如长平之战,比如战国中期的桂陵之战,也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之战,魏国出动的军队是十万人,齐国出动的军队是八万人,双方兵力合计18万人,这已经算是一场规模中等偏上的战役了

从这些情况来看,春秋时期的战争规模不如战国时期,而西周时期的战争规模又普遍不如春秋时期,整个夏、商、周三朝的战争规模是一个逐渐扩大的过程,越往后,战争规模越大,从夏朝最大万余人的战争规模到战国后期最大百万余人的战争规模,用了数千年。

可以这么说:夏朝的战争规模是部落战争,商朝的战争规模是城邑战争,周朝的战争规模是诸侯国战争。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