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存勖能大败契丹,宋朝不行?

发布时间:2022-03-24 / 作者:清心寡欲


李存勖、李嗣源在位时期,晋军、后唐军对阵辽军的战绩确实还不错。

比如917年的“幽州保卫战”。

当时,李存勖正与后梁激战,晋军主力皆在南线,幽州(北京)防御空虚。

辽主耶律阿保机趁机率五十万大军南下偷袭幽州,并且将幽州城团团包围。

李存勖知道消息,大感不妙,如果幽州一旦沦陷,那整个河北都不能安宁。可是自己又与后梁军死磕,分身乏术。于是,最终是李嗣源率了一支偏师北上,解幽州之围。

李嗣源出发前,做出准确判断:

契丹人狡猾,肯定想围城打援。晋军的劣势是兵少,尤其是骑兵少,运动战能力远不如契丹骑兵。如果自己大摇大摆行军,走大路解救幽州,很可能会被辽军截断粮道。

故而,李嗣源便下令晋军沿着山脉行军,遇到辽军进攻,就据险而守。

晋军北上后,果如李嗣源预料的一样,辽军屡屡发动袭击。可由于晋军早有防备,这些袭击均被击退。

之后,晋军抵达幽州城附近,摆开架势与辽军决战。

战争期间,耶律阿保机督战,晋军曾一度要被辽军打崩溃。然而李嗣源身先士卒,亲率精骑横击辽军。晋军上下见主将都如此玩命了,便各个奋勇拼杀,打得辽军当场崩溃。

但是,辽军兵多,晋军兵少。一场战斗的失利并不能逆转战场形势。所以没过多久,辽军再次杀来。

李嗣源见状,令士卒每人砍伐携带树枝,构筑鹿角,筑垒自守。待契丹骑兵进攻时,便以强弩击之。

众所周知,平原上作战,骑兵对步兵虽有运动优势。但由于平原地势平坦,骑兵遇到大量弓弩射击时,也一样是箭靶子。

所以,当晋军以强弩射击后,契丹骑兵又是死伤甚重,落荒而逃。

两战两败,辽主耶律阿保机怒了,遂调集全部兵力与李嗣源决战。

但让耶律阿保机没料到的是,李嗣源打仗确实有两把刷子。决战期间,再出奇招。

正常将领指挥作战,都是以运动能力较弱的步兵当作肉盾,吸引敌军注意。然后以骑兵绕到敌军的身后,发动侧击。

但李嗣源的胆子大,他以骑兵作诱饵,吸引辽军注意。然后派步兵绕到后方,出其不意的切断了辽军的粮道和退路。

辽军都是正常人,认为李嗣源要来抄自己的退路,也是派骑兵,没想到步兵也能抄断自己退路。便没对步兵做防备。

于是,当辽军听说退路被截后,军心士气立时崩溃。被晋军打得落荒而逃。

五年后,趁着李存勖又一次与后梁死缠烂打之际,辽军突然南下,围定州(保定),欲一雪前耻。


听说消息后,众将都劝李存勖先回太原休整一段时间,然后再去解定州之围。

但李存勖认为,如果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兵困马乏,要先回太原休整了才能再战。那契丹人肯定也猜得到。

于是,他决定赌一把——不休息,亲自率军连夜北上找辽军决战。

当时的辽军,正散布在定州附近劫掠,没料到晋军会来的这么快,更没有料到李存勖会亲自来。缺乏最基本的防备。

因此,当晋军主力出现后,辽军也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溃败而逃。

类似的战役还有很多,就不逐一细数了。

总体而言,后唐灭亡前,辽军入侵中原,确实占不到多少便宜。

别看辽军骑兵多,但当时辽军纪律涣散。打不了硬仗。

中原军队只要有充分训练,纪律严明,将领指挥得当,想以步兵击败骑兵,并非难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晋军、后唐军击败辽军的战役,都是防御战。

而在防御战方面,宋军的表现其实也不差。

比如“徐河之战”。


雍熙北伐失利后,辽国对北宋的极为轻视。

于是在此后三年的时间里,辽国年年南征。

宋军方面,虽然不擅长主动出击,经常被辽军切断粮草,搞得全军覆没。但打防守反击的功力还是及格的。

因此,辽国的几次南征都被宋军击败。

989年,辽国战神耶律休哥决定亲自出马。

这一战,辽军三万铁骑越过白沟河,进入北宋地盘。

宋太宗得知军情后,令李继隆领兵万余,护送后勤车辆数千乘浩浩荡荡前去阻截。

李继隆也是一代名将,耶律休哥知道是李继隆来了,极为兴奋,便连忙下令转向,直指李继隆部。

正在三万辽军准备转向时,一支约千余人的宋军小部队刚好巡逻到此。见到辽军,宋军小部队大呼不妙,感慨怕是要命丧当场。

但不想,自耶律休哥以下,辽军均是一副傲慢自大心理,都想歼灭李继隆,立大功,不拿这小股宋军当回事。看都不看一眼,直接从宋军身边擦身而过。

等到辽军走后,小股宋军又不乐意了。

居然如此目中无人,蔑视我们,不能忍!

当时这一小股宋军的指挥官叫尹继伦,面对这一奇耻大辱的场景,他下令轻装尾随,誓要以一场偷袭让狗眼看人低的契丹人不敢再轻视宋军。

当晚,辽军在距离李继隆部四五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安营休息,准备第二天再战。

由于辽军上下都很轻敌,加上李继隆的部队也摆好迎敌的阵势。因此,辽军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李继隆方向,而对自己身后,尾随而来的宋军小部队则一点也没注意到。

次日凌晨,趁着辽军还没睡醒,尹继伦突然下令发动偷袭。辽军全无防备,被杀了个人仰马翻。

辽军主将耶律休哥当时正准备吃饭,宋军杀入其营帐时,他手上没有武器,只能是以切肉的小刀应战。

可切肉的小刀哪里是大刀片子的对手?

斗不过数回合,耶律休哥便夺路而逃。

逃跑期间,他的屁股被宋军砍了一刀。

要不是贴身卫兵拼死保护,辽国一代战神估计就凉凉了。

见辽军大营内莫名其妙的大乱,与耶律休哥正面对峙的李继隆抓住战机,下令冲锋。数万多宋军杀入辽营,杀得辽军溃不成军,死伤近两万人。

这一战后,由于辽军士气大挫,因而整整有六年没有再敢南下。

直到995年,辽国蛰伏许久,才再度南侵。

但此后的八年,辽军的五次南侵,有四次都被宋军击退,仍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尤其是1001年的“遂城羊山之战”。约两万辽军和十五名高级官员被宋军歼灭。辽国的精锐铁林军几乎全军覆没。

我们现在在讨论宋辽战争时,经常会拿高粱河之战和岐沟关之战来说事。渲染宋军在辽军面前,如同战五渣一般。

但实际上,宋辽澶渊之盟前,辽国侵宋,也是胜少败多,占不到什么便宜。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萧太后才会砸锅卖铁,起倾国之力发动“景德之役”。想一次性解决问题。

然而景德之役,辽军的战果也不理想。

别看辽军势如破竹,一路杀到澶州。可这一路上,辽军对宋军有生力量的杀伤不多。

宋军的主力是成建制存在的。

也正是因此,萧太后在辽军势如破竹时,心里也犯嘀咕,担心如果宋军反击,辽军怕是回不去了。

后来的澶州决战,辽军大将萧挞凛于两军阵前嘚瑟,被宋军用床弩射死。

前线主将都死了,这仗还打个球。萧太后当时就动了退兵的念头。

也就是宋真宗怂,急于停战。加之镇守定州的宋军大将王超不听宋真宗号令,吓得宋真宗心里也没底,担心边关武将造反。

所以,宋辽才急匆匆的达成澶渊之盟。

总体而言,相较于晋军、后唐军,宋军的整体表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看。宋军表现出的作战水平和意志,也与李存勖、李嗣源时期的中原军队,并无明显差别。

我们之所以感觉宋军丢人,主要还是宋军在主动出击时的表现太拉跨。

也就是宋太宗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的那两次主动北伐。

宋军在这两场北伐期间的表现,一言难尽。

动不动就被辽军切断粮道,全军覆没。

丢失幽云十六州是表现不好的原因之一,宋军骑兵少也是原因之一。但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决策层。

宋太宗打仗不行,却喜欢“微操”。

并且他对前线将领也极不信任。摊上这样的皇帝,纵然是卫青、李靖在世也没用。

但话又说回来了,宋军的问题,不是北宋独有的。五代时期也一样。

五代皇帝防大将,也是像防贼一样。

大将们造起反来,也是真的敢卖国。

而且李存勖虽是沙坨人,可晋军、后唐军的主力也一样是步兵。也缺乏出击能力,也怕辽军切断粮道。

要不然李嗣源也不会想到沿着山区行军了。

要不然李存勖就直接杀出塞外,抄契丹人的老窝了。何至于总是在自己南征之际,被辽军偷袭后方呢?

他活着时,辽国可没有后来那么强大。

要说有区别,也就是后唐时期,幽云十六州还没丢。

可徐达北伐时,明朝也没有幽云十六州。这并不妨碍明朝出塞打击元廷。

只能说,自盛唐后,中原军队的水平都是一个档次。直到元末明初,才恢复了汉唐主动深入大漠作战的能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