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普通人吃的比古代皇帝还好吗?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单纯说食物的味道,古代皇帝吃的也就和今天食堂大锅菜差不多。清朝离今天最近,食材相对前代更丰富,御膳发展到了古代最高水平。末代皇帝溥仪在回忆录中记录过宣统四年的一顿御膳的菜单:

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炖肉、炖肚柿、肉片炖白菜、黄焖羊肉、羊肉炖菠菜豆腐、樱桃肉山药、驴肉炖白菜、羊肉片汆小萝卜、鸭条溜海参、鸭丁溜葛仙米、烧茨菇、肉片焖玉兰片、羊肉丝焖跑、炸春卷、黄韭菜炒肉、熏肘花小肚、卤煮豆腐、熏干丝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丝、五香干、祭神肉片汤、白煮塞勒、烹白肉。

这看起来十分丰盛的一桌菜,溥仪自己评价:“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

因为皇帝肚子饿了要吃饭时,菜必须马上端上桌,这么多道菜不可能现做,都是头一天就做好了,放在火上煨着,早已过了火候,吃起来估计就和热剩菜一样,口感不会比食堂大锅菜好到哪里去,何况天天吃。

古人认为食物味道的最高境界是一个“鲜”字,宫廷大厨们绞尽脑汁烹制所谓的高汤就是为了提鲜。但现代化学表明,鲜味主要来源于一种叫谷氨酸钠的化学成分,1908年,日本一位化学教授发现了这一奥秘,进而发明了味精,让今天的人们能够轻松体验鲜味。

再说食材,从溥仪的菜单看,御膳的食材也不过猪、羊、鸡、鸭而已,鱼肉都很少见。明清两朝定都北京,在那个物流技术不发达的时代,皇帝要吃到南方的鲜鱼也很难。比如,有“长江三鲜”之称的鲥鱼离水即死,是十分珍贵的宫廷特贡。为了让离长江1000多公里远的皇帝能吃上一口鲜鲥鱼,只能把刚捕获的鲥鱼放进猪油里隔绝空气,用装有大量冰块的供船运输。但《万历野获篇》记载,由于冰块也很稀缺 ,实际上很多鲥鱼运到京城时已经发臭,皇帝还是照吃不误,有时会赏赐给王公大臣们吃。清康熙因为进贡鲥鱼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多,下令停止进贡,这样一来,皇帝和王公大臣们连臭鲥鱼也没得吃了,只能南巡时一饱口福。

今天的人们要吃上一口反季节蔬菜水果不是什么难事。但古代宫廷必须专门在地窖里烧火,营造温室,才能在冬季种植黄芽菜、韭黄、西瓜等反季节蔬菜瓜果。明万历年间因为此项开支巨大,竟不得不挪用济边银,间接影响了明朝的边防,皇帝要吃一口温室菜还得担上如此大的责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