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罗贯中却只写魏蜀吴,被抹去的是哪国?

发布时间:2022-02-20 / 作者:清心寡欲


这个被抹去的政权是曾经的辽东霸主,罗贯中之所以要抹去它,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众多历史题材的小说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部,他用文字讲述了东汉末年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演绎的淋漓尽致,其中一个个鲜明的英雄人物,也跃然于纸上。

当然,《三国演义》毕竟只是一部小说,与真正的历史还是有一些偏差的,比如,罗贯中就刻意抹去了除魏、蜀、吴之外的另一个政权。

这个政权,在其巅峰时期,整体势力相当强悍,而它的建立者,就是曾经统治辽东数十年之久的公孙家族。

那么,公孙家族是如何建立这个庞大政权的呢?这个政权最终又是因何消亡的呢?更重要的是,罗贯中为何在演义中可以不提及它呢?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一千多年前,看一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默默无闻到雄踞辽东

公孙家族能在辽东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离不开其家族的创始人公孙度,正是他在早年间的一系列机缘,才让辽东成为公孙家族的势力范围。

公孙度本是辽东襄平(今辽阳)人,据部分史料记载,他大约出生于汉桓帝元年(公元150年),而在他长大之后,却背井离乡,来到了玄菟郡(今朝鲜半岛咸镜南道境内)。

之所以公孙度会远离家乡来到这里,史书上语焉不详,仅仅交代了一句“避吏居玄菟”,其大意为为了躲避官吏逃到了玄菟郡。

不过,虽说可能是因为犯事逃到了这里,但公孙度却在到来之后,因祸得福,结识了一个贵人。

这个贵人的名字叫做公孙琙,时任辽东太守,虽说都姓公孙,但两人却不是什么亲戚,在此之前完完全全是陌生人。

公孙琙有一个儿子,取名为公孙豹,小伙子长的是英俊潇洒,可惜不幸的是,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因病意外去世。

而公孙度的年纪,与公孙豹相仿,并且,公孙度的小名也叫公孙豹,就冲着这个,在公孙琙认识公孙度之后,不仅把他收为义子,又安排先生教他读书,甚至还亲自为他筹备婚事。

说白了,当时的辽东太守公孙琙,就是拿公孙度当自己的儿子看待。

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遇到了公孙琙这个贵人之后,公孙度也相当争气,读起书来十分刻苦,整个一幅上进的五好青年模样。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历了数年的苦读之后,终于在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朝廷下诏推举有道之士,公孙度当时被多人举荐担任尚书郎。

这份举荐最终被朝廷批准,而公孙度也至此走马上任,不久之后,又迁任冀州刺史,真正成为了一个朝廷大员。

如果按照这个轨迹,那么公孙度可能在以后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地方官,但命运似乎并不准备让公孙度如此平庸,因此,给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在公孙度担任冀州刺史没多久,就因为谣言遭到了朝廷的免职。

因谣言而免职?这听起来十分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却是真实存在的,根据《后汉书.百官志》的记载,东汉朝廷对于地方官员有一种特殊的制度,那就是每一年年末,都会召集部分百姓,来对地方官当年的所作所为提出评价,如果某个官员评价过低,那么就会遭到免官。

而公孙度,就是因为在担任冀州刺史时,可能是得罪了什么人,又或者是确实干得不怎么样,所以就这么被下课了。

虽说被下课,但对于当时的公孙度而言,却意味着另一个机会的开始。

在他被免职之后不久,他的一个同乡找到了他,这个同乡叫徐荣,而徐荣在当时正是董卓手下的一个中郎将。

董卓是什么人?相信大部分人都比较清楚,他是东汉末年最大的权臣之一,而公孙度也借助同乡徐荣的举荐,傍上了董卓这条大粗腿。

有了这层关系,公孙度摇身一变,直接上任辽东太守。

从表面上看起来,公孙度在担任辽东太守后,似乎春风得意,大权在握,但实际上,当时的他,处境十分尴尬。

前文也介绍过,公孙度出身并不高,最早的时候,是靠着给原辽东太守公孙琙“当儿子”,才逐渐出人头地,而他能坐上辽东太守之位,则是因为董卓的庇护。

这样的履历,坦白来讲并不好看,而在当时的辽东,有不少当地的豪门家族同样对于公孙度嗤之以鼻。

什么玩意嘛?不就是一个靠着别人庇护才爬上来的家伙,哪儿凉快哪呆着去。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不少辽东的名门大姓根本看不起公孙度,因此,公孙度虽说当上了辽东太守,但日子并不好过。

对于自己的处境,公孙度十分清楚,而他为了改变,则采用了最直接也最暴力的方式。

这个方式,叫做“杀人立威”,据史料记载,公孙度在上任不久后,就把一向看不起他的襄平县令抓了过来,二话不说就在闹市中将其鞭死。

除了鞭死襄平县令外,公孙度对那些平日里没有恩惠自己的人,同样也是心狠手辣,随便找个理由,就会把某个家族给诛杀,而前后被他诛杀的豪族,足足有一百多家。

靠着这种杀一儆百的暴力方式,公孙度迅速在辽东站稳了脚跟,不仅如此,公孙度还将整个辽东的官场进行整肃,把朝廷任命过来的官员,全部扣在辽东不允许外派。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整个辽东几乎成了铁板一块,而公孙度也逐渐完成了对辽东的绝对控制。

而他的这几种方式,也为他换来了“残暴而不节”的恶名,只不过,对于这些虚名,公孙度显然不在乎,继续进行着他控制辽东的各种手段。

上述的手段,只是公孙度在整肃辽东内部的部分措施,而在内部稳定之后,他就把目光转向了与辽东毗邻的外族国家。

在《三国志.公孙度》传的记载里,对于公孙度征讨外族的经过描述得十分简单,仅仅用“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这九个字来描述,但实际上,公孙度对于征讨外族,稳固并扩大自己势力范围方面,做的相当彻底。

而在公孙度这种“攘外兼安内”的措施之下,短短数年,公孙家族就成了东汉末年辽东地区的最大势力,其疆域也扩张得十分厉害,与此同时,因为中原战乱,不少中原人士纷纷逃往辽东,像太史慈、王烈等名人也在其中,这些人的到来,更是让辽东蓬勃的发展起来。

正如公孙度手下大将韩忠所言,当时的辽东”居沧海之东,且拥兵百万“,而拥有这等实力的公孙度,自然而然的,就生出了不一样的想法。

因此,在公元190年,公孙度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从形式上,做出了要当一个土皇帝的准备。

而促使他下定决心割据辽东的,正是当时中原的混乱局势,因此,他敏锐地判断出,东汉要亡,在这种情况下,他便迅速做出了割据辽东、静观中原之变的整体策略。

从巅峰到没落,直至消亡

确定好整体战略方向之后,公孙度利用中原群雄混战的机会,开始埋头苦干,继续发展自己,但上天似乎没有再给公孙度机会,在公元204年,为公孙家族统治辽东而打下坚实基础的公孙度因病去世。

公孙度一死,辽东的控制权,被其子公孙康掌控,有道是虎父无犬子,公孙康与父亲一样,对辽东也是勤于治理,但在他上任不久,就发生了一件让她很为难的事情。

当时,中原正处于极度混乱当中,这其中,曹操在掌控了东汉朝廷的权力之后,开始了对袁术、袁绍的征讨。

而在击败袁术后,曹操与袁绍集团的最后决战,就在官渡爆发,此战的结果,是袁绍集团打败,其势力范围被曹操夺去,而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走投无路,不得不逃往辽东。

袁尚、袁熙的前来投靠,让之前不被人关注的辽东,变成了一个热点,当时曹操的手下谋士曾建议曹操发兵攻打辽东,但最终被曹操阻止,并且,当时曹操还十分自信的说到,公孙康会主动将袁尚、袁熙的人头送来。

公孙康真的杀了袁尚、袁熙吗?还别说,一切都如曹操所言,不久之后,公孙康还真的把袁尚、袁熙的人头,主动献给了曹操。

之所以曹操认定会是这么个结果,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是当时曹操已经推测出辽东公孙家的意图,知道他们求的是割据辽东,既然想当割据势力,那必然不想参与到中原逐鹿中来。

其二,如果公孙康留下袁尚、袁熙,那就意味着公孙康会得罪曹操,而得罪曹操的结果,就是被攻打,这显然与公孙家族想要割据一方的战略相违背。

所以,公孙康不会收留袁尚、袁熙二人。

而袁尚、袁熙之所以被杀,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就是他们自己”作死“,在到了辽东之后,两人不仅不积极示好,反而暗中筹备行刺公孙康,意图夺取公孙家族的势力,来东山再起。

所以,在公孙康为了辽东的前途,以及个人安危的衡量之后,最终决定,杀了袁氏兄弟,向曹操主动说示好。

这样做的结果,换来的是曹操大为满意,也对公孙康的明智之举赞赏有加,事后,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封公孙康为襄平侯,授任他为左将军。

有了曹操的认可,公孙康便在中原混战中十分安稳地活了下来,并且,利用这段时间,继续秉承父亲遗志,大力发展辽东的整体实力。

而高句丽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里,被公孙康攻破,并在那里设置了带方郡,而这一举动,让公孙家族的名号扬威海外。

与此同时,公孙家族继续保持着对曹操的”忠诚",曾经东吴的孙权派使者找上公孙康,想和他结为同盟,但为了不让曹操起疑心,公孙康十分干脆的下令将东吴使者斩首。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但公孙康的种种举措,都让辽东没有卷入中原大混战当中,也正是因为如此,辽东的发展就更为蓬勃。

只不过,一心发展辽东的公孙康,仅仅掌控大权九年便因病去世,在他死后,继承他地位的是他的弟弟公孙恭。

之所以会让弟弟继承,是因为当时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尚且年幼,而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因此公孙恭才得以继位。

公孙恭前后一共执政七年,在这七年里,中原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魏、蜀、吴三足鼎立,等到他退位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28年,这一年,中原发生了几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第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并因为马谡失守街亭导致铩羽而归。

第二,东吴的陆逊打败来犯的曹休,斩获曹军万余人。

第三,姜维归顺蜀汉,成为了蜀汉的高级将领。

当然,中原的局势对于辽东而言,暂时没有什么直接影响,而同样是在这一年,公孙恭退位,退位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侄子,也就是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长大了。

原本,公孙渊是公孙康的长子,但由于公孙康死的时候,公孙渊年幼,因此,公孙恭才得以上位,如今公孙渊依然长大成人,自然就会要回曾经属于自己的东西。

只不过,他的方式却有些粗暴,他将叔叔公孙恭赶下了台,并将其囚禁,最终自己掌握了辽东的大权。

而在公孙渊上位之后,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辽东与东吴的关系。

前文提到,公孙康时代,为了向曹操示好,辽东对于东吴是拒绝的,并且公孙康还斩杀了来访的东吴使者。

但公孙渊上位后,却开始和东吴眉来眼去,双方的交往从无到有,并且变得十分频繁起来。

据史料记载,从公元229年到公元239年,辽东与东吴的相互交往,数量高达六次,交往的主要内容,就是想要结盟,共同对抗曹魏。

而辽东与东吴的暗通款曲,曹魏并不是不知道,相反,十分的清楚。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公孙渊会冒着得罪曹魏的风险,要和东吴来往呢?其实说起来,这也是公孙渊很无奈的事情。

从公孙度时代一路走来,辽东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巨大的势力,而在实力庞大的同时,它也成为了曹魏心中的一个巨大隐患。

前期曹操拉拢公孙家族,是因为当时中原局势未定,他的主要精力是对付中原内部的势力,因此才会放任公孙家族在辽东称王称霸。

而在曹操死后,中原的局势发生了数次变化,曹魏政权也开始正视这个隐患,并开始考虑如何消灭它。

而这一点,公孙渊十分清楚,他知道占据辽东并势力庞大的公孙家族,早晚一天都会与曹魏发生正面决战,因此,为了自保,他不得不提前未雨绸缪。

所以,当孙权再次找上公孙家族时,公孙渊毫不犹豫的,就开始和东吴“好”上了。

而公孙家族与曹魏的最终决裂,发生在公元237年,这一年,公孙渊挑破了那层窗户纸,公然与东吴交好,并且,还当众辱骂了曹魏的使臣。

公孙渊的举动,对于曹魏来说,无疑是一种挑衅,曹操怎么能忍?因此,在次年开春,魏明帝就派出司马懿带领大军,前去征讨辽东。

司马懿征讨辽东的战争十分简单,司马懿仅仅带了四万人,前后也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将公孙渊击败,并且,公孙渊父子二人也在混战中被司马懿斩杀。

至此,统治辽东五十年之久的公孙家族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罗贯中为何在《三国演义》中抹去辽东的公孙家族?

这个问题,说起来颇为复杂,简单总结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公孙家族所建立的政权,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称之为“国”。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这句话,而三分天下的,就是魏、蜀、吴三个国家,他们之所以能被称为“国”,是因为都进行了登基称帝仪式。

其中,曹魏是在曹操死后,由其子曹丕在公元220年登基称帝,定国号为“魏”。

蜀汉则是在曹丕称帝后的一年,也就是公元221年,由刘备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汉”,而东吴紧随其后,在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定国号为“吴”。

抛开这三者实力大小不谈,至少在程序上,三者均符合“国家”的标准。

而公孙家族呢?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人登基称帝,仅仅是在公孙渊执政时期,自封为燕王而已,顶多算是一个割据政权。

既然不能称之为国家,所以就没必要将其描述的太过详尽。

第二,抹去公孙家族,是出于剧情需要。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一部演义小说,而小说最主要的,就是靠着跌宕起伏的情节致胜,这一点,公孙家族明显缺乏。

从建立到灭亡,公孙家族并没有太多吸引人的故事,一直是偏安一隅闷头发展,并且,对于逐鹿中原兴趣也不大。

当然,这与公孙家族的战略有关,他们要的是独善其身,而对于这样一个政权,小说家写起来也比较乏味。

并且,公孙家族成名于三国之前,在公孙度逐渐势大的时候,东汉王朝尚未灭亡,这又与罗贯中想要讲述的故事不符合。

罗贯中所讲述的,是整个三国时代,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以及他们围绕对汉朝正统之间发生的战争。

而这,与公孙家族没有一分钱关系。

如果把公孙家的剧情强行加进去,就会影响整部小说的结构,也就偏离了罗贯中创作时所设定的主题。

所以,为了故事紧凑,同时也为了凸显主题,只能是将公孙家族一笔带过。

第三,演义并非正史,罗贯中没必要事无巨细。

据史料记载,在魏蜀吴三国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除了公孙家族之外,还有其他政权,比如乌戈、比如士燮,再比如所谓的十八路诸侯。

这些大大小小的政权,都是当时与魏蜀吴同时存在的政权之一,如果非要把公孙家族写进去,那么这些大小不一的政权,也有必要写进去。

但问题是,罗贯中写的是小说,并非是正史,他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如果是正史,那么肯定要对当时共同存在的势力进行介绍,包括介绍他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发展的,又是怎样消亡的。

而小说,追求的是剧情,要是事无巨细的话,估计就不会有人去看了。

老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既然是小说,那么好好地把小说写好,对于涉及到情节需要的资料,根据需要程度来融入即可,罗贯中对此绝对是相当清楚,所以,也就不会用大量篇幅去介绍公孙家族了。

最重要的是,罗贯中写的是《三国演义》,可不是什么《四方争霸》。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