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五子良将都有副将吗,这些副将的武力谋略值又如何?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曹魏五子良将,分别为:乐进、于禁、徐晃、张辽、张郃。

乐进,资历最老。曹操在陈留起兵时,乐进第一个带队加入,甚至比夏侯惇、曹仁等曹氏宗亲还要积极,被任命为帐前校尉。乐进最善于先登死战,因此人称“乐先登”。

于禁,地位最高。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时,于禁率领数百人赶来投靠,被任命为点军司马。于禁跟随曹操三十余年,可惜在水淹七军后晚节不保,因此人称“于七军”。

徐晃,治军最严。曹操在奉迎天子东归时,遇到杨奉、徐晃阻拦。经满宠招降,徐晃离开杨奉而归顺曹营,被曹操封为帐前校尉。徐晃长驱直入,击关羽而救曹仁,被曹操盛赞为“有周亚夫之风”,因此可称“徐亚夫”。

张辽,威名最响。曹操斩杀吕布、高顺之后,却将张辽延之上坐,封张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张辽督战白狼山,亲斩蹋顿,威震逍遥津,暴揍孙权,尤其是以八百勇士逆袭了孙权的十万人马,因此人称“张八百”。

张郃,寿命最长。曹操火烧乌巢之后,张郃巧变料敌,却被郭图陷害又被袁绍猜忌,干脆带着人马向曹操投诚了。曹操封张郃为偏将军,赐爵都亭侯,并盛赞为“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因此可称“张微信”。

在《三国志》中,这五人并列一传,并被盛赞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被后世冠以五子良将之美誉。综合来讲,五子良将的整体水平、平均能力、综合战绩等数据,绝对不亚于蜀汉的“关张马黄赵”。

在历史上,五子良将的副将都有谁?他们的事迹记载如何?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这五人的副将并不多。

乐进单独领军的机会并不多,也没有出现副将。在合肥之战中,曹操曾经明确指示让乐进守城、让张辽和李典出战,而且三人之中乐进的官衔最高,以此推之,大概乐进是主将,而张辽、李典是副将。

于禁的能力极其突出,在前期立功甚多,副将先后有乐进、臧霸等人,此外还夺了朱灵的兵权,成了朱灵的上司。

徐晃能征善战,在官渡之战期间有一位副将史涣,在驰援曹仁时,曹操先后给他派遣了徐商、吕建、殷署、朱盖等副将。

张辽作战比较勇猛,虽然能独当一方,但是作为主将的次数并不甚多,身边的副将先后出现过张郃、牛盖等人。

张郃入职较晚,但表现并不逊色,先后有“别督诸军”的表现,在夏侯渊死后,张郃临时挂帅,郭淮等人都成了张郃的副将。

其实,《三国志》惜字如金,对于五子良将的副将,几乎没什么笔墨,如果以历史角度展开讨论,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既然要讨论武力值,我们还是以《三国演义》为素材展开。那么在演义中,五子良将的副将又有哪些人?他们的武艺属于什么水平呢?

乐进的副将:无。

在演义中,乐进被边缘化了,戏份偏少,而其军事能力也非常模糊。

在讨董之战、濮阳之战、徐州之战、官渡之战、穰山之战等一系列战役中,乐进先后充当了曹操、夏侯惇、曹仁、夏侯渊等人的副将;在赤壁之战后,乐进又跟随张辽镇守合肥;在随后的濡须之战中,乐进又充当了曹操的先锋。除了合肥之战与濡须之战以外,乐进的存在感都非常低,大多出现在只言片语中。

因此,乐进几乎沦落成了高级龙套,最出彩的戏份只有以下几处:

1.参与围攻吕布;2.单挑臧霸;3.射死郭图;

4.以一口单刀冲击孙权,斩断了两条方天画戟;

5.单挑甘宁,选择诈败;

6.单挑凌统,被甘宁射中面部而落马,自此伤退。

也就是说,演义中的乐进,不仅没有副将,还被塑造成了一名高级打手。

于禁的副将:庞德、董衡、董超。

演义中的于禁,也被黑得很惨,不仅被忽略了综合能力,还被塑造成了二流武将。勤王救驾,于禁是曹仁的副将;火烧博望坡,于禁又是夏侯惇的副将。

襄樊之战开打后,于禁增援曹仁,拜征南将军,假节钺,总督七军,而庞德是征西先锋,正是于禁的副将,另有董衡、董超兄弟,属于帐前领军将校。

庞德的武力表现非常多,主要包括下面几处:

1.渭南之战,从陷马坑中一跃而出,挥刀连斩数将,譬如曹仁的部将曹永,然后夺下马匹,将身陷重围的韩遂救走;

2.渭桥之争,庞德才能够西北方向杀来,将落马倒地的马超救走;

3.南郑之战,庞德依次力战张郃、夏侯渊、徐晃三将,然后与许褚单挑五十回合,仍斗志不减,还被诸将夸赞武艺非凡;

4.濡须之战,庞德亲手斩杀了江东虎臣之一的陈武;

5.斜谷之战,庞德奋力杀退了魏延;

6.抬棺之战,庞德与关羽单挑一百余合,双方平分秋色、各自钦服,在次日单挑五十余合之后,庞德诈败,以暗箭将关羽射伤。

庞德之勇,在西凉军中仅次于马超,在曹营中仅次于许褚、典韦,可以勉强跻身于超一流。

庞德不仅为马超出谋划策攻下了长安,还看出了于禁屯扎罾口川的致命缺陷,堪称智勇兼备,只可惜被马超遗弃,又被于禁连累,最终被关羽生擒,宁死不降,慷慨就义。

当庞德在水中孤力奋战时,董衡、董超曾经极力建议投降,被庞德一刀砍死。

徐晃的副将:史涣、朱灵、王平、徐商、吕建。

徐晃在官渡之战、潼关之战、汉中会战、襄樊之战中均有突出表现,而且都是单独带兵,因此他的副将是最多的。

史涣,是徐晃在官渡之战时期的副将,曾经查获了袁军的细作,然后审问获悉了韩猛押运粮草的机密情报,于是徐晃带着史涣连夜出击,截获了韩猛的粮车,史涣带人焚烧了韩猛的辎重。

在仓亭之战中,史涣单挑袁尚,三个回合之后,袁尚诈败,史涣不知是计,骤马狂追,被袁尚反身一箭射中左目,落马而死。袁尚后来单挑张辽,只打了三个回合就不敌而逃,对比来看,史涣大概就是个强三流水平。

朱灵,是徐晃在潼关之战时期的副将。朱令第一次登场,是在煮酒论英雄之后,当时刘备以讨伐袁术为名,带走了曹操的一支人马,朱灵与路昭跟随,名为副将,实为监军。袁术死后,刘备将大军驻扎在徐州,朱灵二人被打发回了许昌,差点被曹操喝斩。

在征讨马超期间,朱灵跟随徐晃夜渡蒲阪津,连夜在河西建造营寨,为曹操渡河夯实了基础,为大破马超联盟军立下了功劳。此后,朱灵的结局未做交代。

王平,巴西宕渠人,通晓汉中地理,是徐晃在汉中之战时期的副将。

汉水之争,徐晃担任先锋,王平主动请缨说道,“某深知地理,愿助徐将军同去破蜀”,于是被曹操任命为副先锋。徐晃让王平坚守大营,而自己率队渡水扎寨,王平认为不妥,坦诚苦谏;徐晃不听,果然遭遇败绩,损失惨重,而王平不敢擅离,被徐晃以不肯救援问罪。王平惴惴不安,当夜投奔到赵云麾下,刘备大喜过望地称赞道“孤得王子均,取汉中无疑矣!”

在南征北战期间,王平屡立奇功,曾经一合生擒夏侯楙,曾经在街亭之战中在败军之际与张郃大战数十回合,因为“势孤力穷”而败走,后来还将身陷包围的魏延解救了出来。王平的武力,相比于张郃这种强一流略有不及,但肯定有一流水准。

其实,如果马谡听从王平的苦苦规劝,街亭也不至于瞬间失守,马谡自己也不至于身败名裂。

诸葛亮去世后,王平先后镇守永安防范吴国、镇守汉中大败曹爽,是蜀汉后期少有的名将。

徐商、吕建,是徐晃驰援樊城时期的副将。当时徐、吕二将打着徐晃的旗号,赶到偃城与关平交火,徐商VS关平,三合而败,吕建VS关平,扛了六七个回合也不敌而退,这二人被关平一口气追杀二十余里,直到遇到徐晃才算回过神来。

徐商、吕建的武力值,大概与史涣在一个档次。

张辽的副将:乐进、李典。

在演义中,张辽早期的诸多战绩都被省略了,直接从官渡之战跳到了合肥之战。在镇守合肥期间,李典、乐进就是张辽的副将,因为在与孙权列阵对峙的时候,“左有李典,右有乐进”,而张辽居中,由此可见张辽是主将。

乐进的武力值,前文已经提到,与臧霸、凌统等人接近,但略次于张辽,属于一流水平,可能略强于王平吧。

李典的主要武力表现有:1.羊山之战,一合生擒了黄巾贼首黄邵;2.参与围攻吕布;3.在新野之战中单挑赵云,十余合之后,”料敌不过,拨马回阵”;4.为了掩护曹仁,曾经与张飞死战;5.在合肥之战中一箭射死了宋谦。

李典是一位儒将,颇有机智,战场嗅觉异常敏锐,譬如他提醒曹仁不要轻敌,提醒夏侯惇提防对方火攻,都令人刮目相看。李典高风亮节,能够为了国事而摒弃家仇,主动与张辽修好,这一点足令人钦佩。

李典不善于亡命斗狠,如果只论他的武艺,应该略次于乐进,属于弱一流,但是比于禁强不少。

张郃的副将:郭淮、戴陵。

张郃最初在河北阵营,地位仅次于颜良、文丑、淳于琼,与高览是一对从超级搭档。在颜良、文丑战死后,张郃就是河北第一猛将,但是不被袁绍重用,还被郭图排挤,最终与高览共同投奔到曹操麾下。

张郃入职最晚,不用说跟那些曹氏宗亲相比,也不用跟乐进、于禁、李典等人相比,即便是与同为降将的徐晃、张辽、臧霸相比,张郃也没有任何职场优势。在穰山之战中,张郃、高览就是个小营长,在赤壁之战中,张郃负责打酱油,在潼关之战时期,张郃最多就是个小团长;到了瓦口关之战时,张郃混到了师级以上的干部,属于曹洪的副将;到了定军山之战,张郃被平调到夏侯渊的麾下。在夏侯渊战死后,张郃以副代正,统领诸军,得以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受到曹操的深度认可。这个时候,张郃麾下最主要的副将就是郭淮。

郭淮慧眼识珠,正是他力劝曹洪不要斩杀张郃,又力推张郃代替夏侯渊临时挂帅。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郭淮已经当上了雍州刺史,是曹魏阵营的主要大将之一,论职权已经不低于张郃,到了司马昭挂帅时期,郭淮还在铁笼山一战中借羌王的兵力大破姜维。

郭淮的武力值一般,主要有两处表现:1.单挑夏侯霸,十个回合不敌而退;2.追杀空手落单的姜维,箭射不中,却被姜维逆袭反杀,遭遇一箭爆头而死。客观评价,郭淮的武力,大概就是二流中等。

戴陵是张郃的第二任副将。司马懿入寇西蜀,张任担任先锋,而戴陵为副将。

在夜间劫营之战中,张郃二人遭遇蜀军埋伏,而戴陵身陷重围,张郃为救戴陵,忽然战神附体,“拍马舞枪,奋勇翻身杀入重围,蜀军无人敢当,郃救出戴陵而回”。诸葛亮在山顶上看到张郃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不禁感叹道“尝闻张翼德大战张郃,人皆惊惧。吾今日见之,方知其勇也!

在此后不久的山谷混战中,张郃与戴陵再次遭遇了蜀军埋伏,被吴班、吴懿、马忠、张嶷四将围困,这二人奋力冲杀,又遇到王平、张翼的伏击,张郃大叫一声,“此时不决一死战,更待何时!”于是戴陵与众将奋力死战,终于等到了司马懿的援军,然后风向逆转,张郃、戴陵得以大胜而归。

戴陵并没有明确展示武力,从这场混战来看,他的武力值也不算低,至少与蜀汉的张翼、张嶷等人相近,属于二流中等水准。

补充一句,后期的张郃,实在是太猛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