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为世界第一名著的《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相比,哪个文学成就最高?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如果说托翁《战争与和平》是一块铺满了金色大厅的雍容华丽的波斯地毯的话,那么曹公《红楼梦》就是挂在墙壁显眼处的一副中国色动静勾勒的《清明上河图》;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一副波澜壮阔、包罗万象的画卷,那么《红楼梦》就是一只汪洋大海中行驶的“核舟”;《战争与和平》是一块巨大的古罗马雕塑,那《红楼梦》就是一枚精雕细琢的秦汉玉石。


《战争与和平》,《红楼梦》,都是各有表性的经典名作,他们代表了不同的民族史文学背景、写作切入手法、审美观念、悲悯思考、抗争意识,乃至命运论,从文学的归宿和所谓使命上讲,二者殊途同归,并行不悖。可以说,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和历史学,乃至世俗文化,都有着各自的不同程度的深远影响。


第一、文学背景、切入手法,小说作品的直面展示方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基于民族历史的差异性,和社会进度的不同,时空的固有局限性,以及作者的社会阅历等,不同作家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会有所不同,切入点就是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一)、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不得不说,该著作具有西方歌剧般的宏大特点,气势恢宏,涉及内容主要为俄罗斯帝国的“卫国战争”时期的复杂形式,即是拿破仑对俄国发起战争的俄国社会的多面性抗争,人与社会的复杂性,抗争,而又自我改良,还夹杂着反对纯碎暴力的悲悯情怀。

托翁该作品,同样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俄国是欧洲历史的部分,也曾经被教皇加冕过,与欧洲各国联姻,自己甚至认为俄罗斯才是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而事实上,他又似乎总是游离在欧洲文明的边缘,尽管俄国的哥特式建筑、歌舞剧、音乐绘画艺术,无不显示了他自身的文明存在,同样辉煌荣光。剧情需要冲突,有高潮,悲剧美。


《战争与和平》一书,托翁直接切入点,就是俄国当时面对拿破仑波拿巴的无力征伐大历史背景,以俄国“四大家族”为点,俄国的各个阶层对这场卫国战争的“革命”表现为实质,包括俄国内部的上层的农奴制残余改良,以及暴力手段的革命自救。整个小说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凡涉及描述艺术形象500余人,各种人性,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二)、曹雪芹《红楼梦》。

曹雪芹《红楼梦》也确实配得上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称谓、赞誉。这部小说可以作为文学写作的一个教案,一个样板,换言之,《红楼梦》作为经典小说,是教科书式的存在,毫不过誉。人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学习,乃至模仿。


曹雪芹身处康雍乾时期,属于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尾巴尖上,高度集权的极权时期。作为一个“闲人”,经历了由盛而衰急剧下转人生的曹雪芹,世态炎凉喂饱了肚子,他是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冷眼看世间情。但是,写作,不仅需要勇气,揭示自我,批判自我,更需要智慧,面对文字狱盛行的时代,他必须要这样做。

所以,曹雪芹带有一定自传性质的《红楼梦》,他的最好切入点,就是家族史,四大家族贾史王薛,表象的描述,就是看似老套的才子佳人风流故事,隐晦的表达,也成了世所共知的“公案”,竟然在后世能够形成一个“显学”,养活了一大批红学专家(如胡适),滋养了无数的吃瓜群众,曹公是万万想不到的吧。这也证明了曹公《红楼梦》的魅力所在。


与托翁《战争与和平》相比,曹公《红楼梦》是“以小托大”,他是从针鼻子眼上来看世界。一部红楼梦,四大家族兴亡史;单单几个侯门府第家族,放在整个社会,也就是沧海一粟,不足称道的草芥存在。曹雪芹历经十载,删减数次,呕心沥血,吃糠咽菜,铁了心要把这段故事写出来,以流传后世,为后来者所品味悲喜情恨,那他必然要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

曹雪芹《红楼梦》,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他就是通过贾史王薛,特别是主要通过贾家,这个家族的兴衰存亡故事,来表述他需要会心人懂得的悲情与伤感,抗争与无奈,伦理与宿命。该书从小小的贾家故事情节切入,展示的确是一个大千世界,涉及的不仅仅是文学的容内,可谓是包罗万象,诸如建筑学、医学、民俗学、诗词、饮食、服饰、戏剧戏曲等等。


(三)、托翁与曹公的各自惊艳,亮点。

我们小时候学过一篇文章,叫做《核舟记》。一个小小的核桃,工艺精湛的匠人可以在上面雕刻出栩栩如生的舟船来,而且,还有栩栩如生的苏子苏东坡、黄庭坚等人在上面。通过舟船和人物刻画的表情,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到更为广袤的大海,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就出现在我们的脑海。

简单粗暴的来形容的话,托翁《战争与和平》,更象是一片汪洋大海,有风有浪,场面宏大,气势恢宏;而曹公《红楼梦》,则就是驰骋在这片海洋中的一艘舟船,一叶扁舟,独到精致,又能放眼四海,阅尽沧桑。

第二、审美、艺术心底的异同。

(一)、托翁《战争与和平》,很俄国。


前面说了,托翁的创作背景等等,我们来再稍微的展开下,来分析下“俄国风格”的艺术与美感。

众所周知,俄斯罗这个民族,起步比较晚,公元7、8世纪,由俄罗斯公国、基辅罗斯,这样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国家。俄国从来都是在亚欧之见游离的一种独特存在,他的东边具有鲜明的草原游牧风格,野蛮简陋,西边与日耳曼等文化交合,处于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的边缘上。历史原因,所谓冲突融合,这个民族具有彪悍粗旷豪迈的通性,兼具欧洲文明的一些细腻。

加上地理上的地大物博,他的审美就很俄罗斯,很独特。

他的建筑、音乐、美术等,都直接体现了他的审美风格,细腻文化影响下的兼具一些粗旷,就如同沙子,他是一种粗沙,有肉眼可见的颗粒,但是又经过了加工,具有独特性的美感。

《战争与和平》正是这种审美的具体体现。

(二)、曹公《红楼梦》,很东方。


东方古国,文明历史实在是太长了,跨越的时间太长远,自诩起来也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公元前就是秦汉帝国了,你说能不算长久吗?

我们讲悲天悯人,讲天道,讲仁和中庸,讲禅佛,这是调和个人内心得需要,也是整合社会秩序的客观存在。

时间,加上深厚的底蕴,足以使东方中国形成一种更向内求、更内敛的、更细腻的文化审美观念。我们一般讲,君子求什么呀?怎么在坎坷途中求得安稳、内心稳定呀?“求诸己”,不是说直接要硬碰硬,直面问题,而是反过来,反思自我,理顺心里,从内心来求得安稳,说服自己。


所以,我们的诗词书画,无不显示了这样的东方审美观。写诗词,要讲究意境;作画泼墨,要讲究留白,一大张宣纸,数点寒梅,几只寒鸦,或是几根瘦竹,一丛菊花,老翁要独钓寒江,白鹭是一行,黄鹂有两只。切忌纷繁,惜墨如金。耐心等候,意境幽远,寥寥长空,大漠孤烟。

所以你看,《红楼梦》刻画人物,白描手法就很多,三言两语,就解决了,绝不搞什么冗长拖沓,每个字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曹公心思缜密,细腻,刻画人物生动有趣,跃然纸上,直上心头;故事情节处理就更厉害,你象大家族的场面,吃个饭都那么讲究,各种排面,聚会,婚丧嫁娶,繁缛礼节,曹雪芹写的是井井有条,你并看不出来哪里繁琐了;各种诗词,建筑,万物,服饰,美食,甚至药物,花草等等,都很精致,很精细。有秩序,内秀,向内求极致。


所以,如果说托翁的《战争与和平》是一块铺满大厅的波斯地毯的话,那曹公的《红楼梦》就是挂在墙上的一副《清明上河图》;波斯地毯直露雍容华丽之美,《清明上河图》则方寸之间,勾勒万象。

第三、文学思想,对近现代人文思想的立意、影响上的不同。

历史具有时代局限性,其中的人物也是如此。

(一)、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他身处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后期,对法国的卫国战争,对法国来说就是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虽然是称帝,帝制,但是,实际上那个时候的法国,私权已经非常发达,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已经很强大,《拿破仑民法典》可见一斑。

托翁所处的沙俄时代,对外以战争来对抗拿破仑,内部也分成了不同的几个派系,有保守的奴隶主,也有开明的改良主义者,还有暴力的革命者。托尔斯泰本身基本上是个改良主义者,后期则更倾向于革命者,但是,他依然反对过度的暴力手段。他的一生都是在这样的矛盾与反复中度过的,最后孤身离家出走,离奇死亡。


也就是说,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抗争精神,反抗与革命,他有这样的鲜明主旨在里面。这是符合当时的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的。

(二)、曹雪芹《红楼梦》,曹公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悲悯情怀,或者说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反抗,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必须肯定。

曹公所处的康雍乾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虽然腐败丛生,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众多的人口和财富足以支撑这个王朝继续蹒跚前行。在加上当时对西方的无知,对整个世界形式的不了解,实际上就造成了与世界的脱节,节奏没跟上来。

所以,曹雪芹的眼界,放当时世界来看,客观上就存在一定的落后和局限,当然,这也怨不得曹公本人,大环境如此。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他反映的是对封建礼教的隐晦的抗议和不满,从对家族的衰落的无奈哀伤,只到走向了”看破红尘”的“无所谓”的玩世不恭的宿命观。

这可能就是作者的文学思想性、批判性上的缺憾吧。必须点名,这是时代大环境所造成的,与曹公本人真没什么关系。

所以,可能托翁《战争与和平》就更贴合了某种精神,被称之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这是当时无愧的;曹公《红楼梦》则由于生活习惯、文字、审美等,更加被东方人认可、推崇,作为中国古典名著,当之无愧。


啰嗦了怎么多字,其实就是想说一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学作品既要保持民族特色,也会中西交融,相互借鉴和学习,从而更具有世界性。托翁《战争与和平》世界名著,大作;曹雪芹《红楼梦》是东方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高峰,一个标杆,一部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分布,是小说史王冠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