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个全身而退的功臣最聪明,他是怎样独善其身的?

发布时间:2022-02-24 / 作者:清心寡欲


历史上哪个全身而退的功臣最聪明?他是怎样独善其身的?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历史上,功高震主,最后被杀掉的功臣是很多的。最著名的莫过于伍子胥、韩信。所以,功臣能够保全身家是不容易的。这方面,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大约有如下几个。一是战国后期越国的范蠡,汉代的张良,但我觉得,最厉害的,应该是唐代的郭子仪。

范蠡与张良的做法是功成名就之后,极早抽身远离是非,自然也就能够保身了。这其中并无多少复杂的东西,道理很简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能看明白这一点简单的道理,就可以保身兴家了。但是,道理简单,能够做的到就不太容易了。

范蠡和文种同为越国功臣。当范蠡功成身退之时,曾劝自己的朋友文种说,勾践这人,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希望文种能和自己一样,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但文种不相信他的话,最终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

说起聪明,许多中国人会不约而同的想起诸葛亮和刘伯温。这二位在中国人心目中,已经达到神话的境地,但说到保身兴家一事。诸葛亮恐怕差了一点。就算是智慧通神,但诸葛亮对自己家族后代的长远兴旺,似乎没有起到什么正面的作用。因为他的儿孙们都在蜀汉被灭的过程中,以身殉国了。刘伯温比诸葛亮好一点,他的子孙后代世袭诚意伯,一直到明朝灭亡。这种荣耀,基本都是刘伯温挣下来的。但刘伯温自己,在明朝开国之后,虽然也想学习张良有保身之策,但还是没能跳出是非的圈子。据说他最后被胡惟庸给下毒害死。是否如此,至今没有明确的结论。相比而言,张良就做得很好。汉朝建立之后,他立既退出政治旋涡,跟赤松子学辟谷。解除了刘邦的疑虑,就可以做到全身兴家了。但我个人最佩服的还是范蠡和郭子仪。

范蠡给我的印象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在一个地方找饭吃。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可以兴家立业,造福百姓。范蠡的聪明,一在于他对于现实人性的洞察。二在于他个人超强的生存和创造能力。据说范蠡离开越国之后,先后三次创业成为巨富,并散财为民。最后成为陶朱公。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不但深刻的反映了陶朱公一贯的对人性的深刻了解。也揭示了一个中国文化中常常提起道理,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为什么像诸葛亮这样天才的人物居然不能成功,原因就在这里。

有一年,陶朱公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了法,按法律要杀头。陶朱公得信之后自然十分着急,立既准备了千金之财,并打发自己的小儿子去楚国营救哥哥。

当时,陶朱公身边除了小儿子以外,还有一个大儿子。大儿子听说弟弟在楚国犯法。父亲抛开自己不用,居然让小儿子去营救,心中非常不舒服,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侵犯。于是,找到了父亲,坚决要求接替小儿子,自己去完成救兄弟的任务。开始的时候,陶朱公坚决不同意大儿子去。这时,大儿子说,如果父亲不同意自己去,说明父亲不信任自己。自己不能为父分忧,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还不如死了算了。无奈,陶朱公只好同意让大儿子去。并嘱咐大儿子说,到了楚国,把钱财送给陶朱公的朋友庄生。他自然会帮忙把人救出来。除此之外,不要再做其它的事。大儿子一一答应。

到了楚国,大儿子按父亲的要求,把钱财送给了庄生。一心想把兄弟救出来的大儿子,担心朋友办事未必保险,觉得多找一个人多一条路。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更多了些。于是,他又通过关系找到了楚王身边的一个宦官,请他一起帮忙搭救自己的兄弟。

陶朱公的朋友得到请托之后,当天进入王宫对楚王说,近来楚国出现了许多不好的事情。这大概是上天对楚国的警示。为了取信于天,希望楚国在三天之后大赦天下。楚王同意了。

国王要在三天之后大赦天下的消息,楚王身边的太监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为了卖好,他立刻就告诉了陶朱公的大儿子。大儿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吃一惊。心里的第一反映是,自己白白浪费了千金。要是不给陶朱公的朋友送去千金的话。楚国大赦,自己的兄弟不是照样得救吗?于是,他立既到陶朱公朋友的家中对他说:“昨天托你搭救我的兄弟。现在听说楚国在大赦。这样也就不劳你费心了。”

听他这样说,陶朱公的朋友知道这是来要钱的。朋友本来也没想收这钱,只是想把事办完后再把钱还回去。没想到陶朱公的大儿子如今来了这样一手。朋友立既感到这是戏弄自己。便对大儿子说:“钱就在哪儿,我根本没动。你拿走吧。”于是,大儿子便把钱拿走了。

陶朱公的大儿子走后,朋友越想越气。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于是,便进宫对楚王说:“昨天我曾建议大王大赦天下。今天听到传言说。大王大赦天下是为了释放陶朱公的儿子,不是为了取信于上天。如果这样,上天也不会保佑楚国。为了取信于天。我希望大王先杀了陶朱公的儿子,再大赦天下。这样,谣言就不攻自破了。楚王同意了。于是,陶朱公的二儿子便在大赦之前被杀掉了。

大儿子拿回钱后,就等着大赦之后带着兄弟回家了。没想到,等来的是兄弟的尸体。只好拉着兄弟的尸体回去了。

见到儿子的尸体回来,陶朱公一点没有感到惊奇。他说,一开始之所以不让大儿子去,而让小儿子去办这事。就是因为大儿子跟父亲一起创业,知道钱财来之不易。而小儿子没吃过苦,不会心疼钱财。这里边有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破财免灾。大儿子不懂这个。虽然辛辛苦苦跑了一趟,最终还是事与愿违。可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再聪明的人,也不能违天道行事。这就是陶朱公范蠡的故事。

说完陶朱公,再说一说郭子仪。提起这个人,个个都知道它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但郭子仪的人生智慧就很少有人说起了。功高盖主,这是古今通理。这是人生至危之境。历来的功臣总是会有小人与之为难的,郭子仪当然也不能例外。下面我们说两个郭子仪与人相处的故事,可以看出郭子仪处世做人的智慧。

第一个故事,以人格魅力收伏鱼朝恩。

鱼朝恩这个人,可能有的朋友不太熟悉。简单的说,这个人是个宦官,他在德宗朝的位置大约类似于高力士在玄宗朝的位置。他是安史之乱后,第一个可以带兵打仗的宦官。安史之乱后,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常常出现调度不灵的现象。因此,皇帝对外臣失去信任,宠信宦官,最后连指挥军队这样的事情,也都交给宦官去做。一开始,类似于监军。有个名字叫观军容使,这个职务就是从鱼朝恩开始的。宦官虽然权力大,但是真正做事就不行了。鱼朝恩与郭子仪都是领兵的。郭子仪战功赫赫,自然会遭到鱼朝恩的忌妒。于是,就不断找郭子仪的麻烦。有的人或许会问。郭子仪这么大的功劳,鱼朝恩找他麻烦不怕皇帝不高兴吗?这你就想错了。对皇帝来说,郭子仪是外人。鱼朝恩却是自家人。万一郭子仪功劳大了像安禄山一样造反怎么办。所以,太监找功臣的麻烦。其实是代皇帝测试功臣的忠心。这一点,恐怕很少有当事者明白的。但郭子仪就很清楚。

鱼朝恩做的最过分的事,是派人挖了郭家的祖坟。这在古代绝对是不共戴天之仇。但郭子仪对此却很平淡。他说,我自己带兵,部下肯定也挖过别人祖坟。现在自家祖坟被挖了,这都是报应。没必要去怨恨谁。

有一次,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郭子仪的部下非常担心被鱼朝恩所害。劝郭子仪多带侍卫。但郭子仪却并不听他们的,只带了两个随从就去了。他的这种表现让鱼朝恩都觉得很意外。郭子仪到了之后,以自己的大度和真诚彻底打消了鱼朝恩的顾虑。他的大度和气质让鱼朝恩从内心佩服,以至不好意思再继续与其做对。郭子仪这种以堂堂正正之气降服对手的胸襟和气度是任何以算计为目的的聪明都比不上的。

第二个故事是郭子仪与卢杞的故事。卢杞是唐德宗时期的宰相,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做宰相的时候害过许多人。最著名的是他陷害颜真卿的故事。这样一个奸臣却是一个红三代。他的爷爷是卢怀慎,也当过宰相。他父亲安史之乱乱时,在洛阳当官,安禄山攻下洛阳之后,他父亲是最早被杀害的官员之一。

有一年,郭子仪生病在家休养。朝里的大臣们自然会去郭家看望。别的官员去的时候,郭子仪身边的侍妾们都不会回避。有一天,家人来报卢杞来探病。哪时,卢杞还只是一个不大的官。郭子仪听说之后。立马让侍妾们全部回避,他独自一人接待卢杞。家人们问郭子仪为什么要这样。郭子仪说。卢杞这人貌丑心险,他的脸是紫色的。郭子仪身边的这些女人们如果看到这么丑的男人。说不定会露出笑话和鄙夷的神情。卢杞这人,是睚疵必报的。以后他要是得了势,那么郭家就危险了。

卢杞以后果然得势当了宰相。他也果然害了不少人。由于郭子仪极高的情商和及时的防范。最终卢杞与郭家秋毫无犯。

郭子仪知道鱼朝恩是小人,卢杞是奸臣。虽然自己官居极品,功高盖世。但是小人也罢,奸臣也好。郭子仪概不得罪,对每个人都真诚相待。最终保住了郭家的荣华富贵。郭子仪自己也是中国历史上富贵寿考最著名的人物。没有之一。

说到富贵寿考,其实是人生的四个方面。富,是有钱,钱越多越富。贵是当官,官越大越贵。所以,富贵不是一回事,是两回事。有富而不贵的,比如沈万三。也有贵有不富的,比如张之洞。寿是活的年纪大。前面三个都好理解。但关于考,现代人了解的就不是很全面了。“考”是子孙后代多。人死了之后,儿子把他的名字写在祭祀的神主上,就称为考。儿子越多,祭祀的人就越多,时间也就越长,就称为考。如果没有儿子,后来没人祭祀了,也就不考了。也就是说,有后代就可考,没有后代就不可考。把四个字解释完了。我们来对照一下郭子仪,就会发现他真的是古今无二,天下第一。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功第一。封汾阳王。富与贵就不必说了。寿,他活到八十七岁。放在今天,也算高寿。考,他有八子七婿,个个高官。有个戏剧《满床笏》说的就是他家的故事。

郭子仪家还有一事值得一说。就是他的六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为妻。有个戏剧《打金枝》讲得就是这个事。郭暧与升平公主生了个女儿嫁给了唐宪宗,成为皇后。后来的唐穆宗是郭皇后的儿子。唐敬宗、唐文武、唐武宗是郭皇后的孙子。唐宣宗是郭皇后的庶子。她母仪天下,安享尊荣达六朝之久。

总之,说到功臣保身,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范蠡和张良。郭子仪可能很难被想起。但郭子仪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懂得明哲保身的人。有句话说,大隐隐于朝,郭子仪就是。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