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李卫为什么要提醒雍正杀弘时保住弘历?

发布时间:2022-02-28 / 作者:清心寡欲

李卫曾经对雍正说:“先帝爷千般都好,就是太宽容了。明知道八爷他们心术不正,还一个个亲王贝勒加封,把这些难题都留给主子了。”就是这句话,让雍正起了杀子之心。


立储这件事情对于李卫来说,其实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毕竟谁要牵涉到这里面,稍有不慎,日后就容易遭到清算。

清朝和明朝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关系。明朝在朱元璋和朱棣时期的时候皇权是完全能够压制住文武百官的,朱元璋反腐杀了那么多大臣,这些官员也做不了什么。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文官势力越来越大,皇帝反而很多事情是有心无力的,处处受制于文官集团。

清朝则不一样,除了前期需要拉拢明朝降将以外,等真正坐稳了天下的时候,文官集团完全不是皇帝的对手。所以在清朝的时候,皇位的传承往往是看皇帝的意思,朝廷中的官员往往决定不了这些事情。这在明朝的时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立储这件事情是要按规矩来的,皇帝根本没法随心所欲的选定接班人。毕竟手底下这些大臣不同意,皇帝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比如万历皇帝不想立朱常洛为太子,可是大臣们不同意,最后还是朱常洛成了太子,最后继承了王位。

雍正这个皇帝向来有“冷面王”之称,对手底下的大臣是远远不及康熙仁慈的。关于他接班人,大部分的大臣都是不敢多说话的。毕竟有前车之鉴呀,康熙晚期的时候,诸子夺嫡,上书房大臣佟国维便是站错了队伍,支持了八爷,最后弄得前程尽毁。

雍正即使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八爷都看出来他时日不多了,难道像张廷玉这些的近臣不知道吗?他们肯定是知道的,只是有些话,他们没有办法说,也不敢说。所以可以看到第一个向雍正劝说要注意接班人的大臣便是十三爷允祥。

整个大清朝,和雍正关系最好的,对雍正功劳最大的人,便是这个有着“侠王”之称的十三爷。注意一个细节,十三爷说这些话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十三爷帮着雍正解决了八王议政的大问题,在自己临死之前说出了这些肺腑之言。

连十三爷这样的人都要等到这个时候才说,试问地位远不及十三爷的李卫又凭什么敢在皇宫之中轻言皇位的继承问题?更不用说雍正到底该不该杀弘时了。

当雍正问及李卫的时候,李卫肯定是不想说的,毕竟他是两江总督,长期在外面,不便以参与这些事情。正如李卫自己所说的那样:

“主子,什么事,奴才都能帮主子办。这事奴才我没法子说。”

雍正也是极为聪明的人,他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该问李卫。杀子这种事情,影响太大了,哪怕敢作敢为的雍正也是有顾忌的。此时的雍正太孤独了,身边几乎没有几个大臣可用,只能问问自己的门人李卫。

李卫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在后面的对话中,说出了康熙晚期做法的过失。他是这么说的:

“不是奴才斗胆说祖宗的不是,先帝爷千般都好,就是太宽容了。”

李卫说出了雍正此时困境的根本原因,康熙对于手底下的儿子过于宽容了。即使康熙知道八爷这些人心术不正,但还是重用他们,加封他们,使得这些人树大根深,雍正处理这些人极为艰难。

李卫这句话其实表面上看似是说的康熙,其实是在回答雍正杀不杀弘时的问题。倘若雍正不杀弘时,那么到弘历继位的时候,弘时又会成为新皇帝弘历的大问题。

李卫为什么要杀弘时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来说弘历从小就比弘时强,在各方面是远远优于弘时的。毕竟弘历很小就被康熙亲自抚养,这份恩宠是旁人比不了的。李卫作为雍正的心腹之一,他自然也能够猜到雍正理想的继位人是弘历,而不是弘时。

另一面,弘时这个人和八爷走的太近了,李卫作为两江总督,这些事情他不会不知道。十三爷临死就这样说过弘时,他觉得弘时身上有八爷的影子。李卫作为雍正的心腹干将,自然不会希望亲八爷的人做皇帝。加上弘时暗杀弘历,李卫在图里琛的帮助下救下了弘历,并且一路上护送弘历平安回宫。可以说李卫帮了弘历一个大忙,得罪了弘时。这种情况下为了自己将来的前程想,李卫也应该站在弘历这边。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