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和八爷党双方的矛盾,为何在雍正即位后四年爆发?

发布时间:2022-02-20 / 作者:清心寡欲



你死我活的矛盾,康熙一闭眼马上就开始了,并不是在即位后四年才爆发,到雍正四年时只是一个结果而已,因为雍正根本等不起,也等不及了。


1723年,胤禛45岁问鼎中国,年号雍正,开始了自己的王朝。雍正即位引发诸多争议,只因这个结果在当时令不少人都感到意外。康熙活着的时候,太子胤礽最终被废,之后的胤禔、胤祉、胤禩等相继出局,八爷党最后的希望是胤禵。然而,“末命”一出,当八爷党得知康熙选定的继承人是胤禛时,他们不仅难以接受,而且还有诸多不甘心,但也深刻的感觉到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允禟说:“不料事情竟至如此,我辈生不如死。”,并写信给允䄉说,“机会已失,悔之无及”。尽管雍正在即位后,立马将允禩和他的追随者马齐都列入四大总理事务大臣,但当众人祝贺允禩时,他却说:“目下施恩,皆不可信”。


对于八爷党的各种行为,雍正自然都看在眼里,但只能装作看不见。雍正当然知道允禩是他的死敌,但允禩作为八爷党的灵魂人物,论影响力、智谋和心机都不在他之下,所以只能重用,当然,给允禩加官晋爵,其目的也是为了稳定八爷党,使其不至于立刻起来造反。


为了防止八爷党的疯狂反扑,雍正在即位之初,采取的是徐图缓进,拉打结合,软硬兼施的策略。



解除允禵兵权是重中之重

雍正将允禩和马齐列入事务总理大臣,这无疑是个惊人之举,在满朝文武面前,他树立起了一个大度宽容、有容人之量的君主形象,此举也收到了稳定人心的效果。但同时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的还有他的两个心腹,即允祥和隆科多。这样一来,四人小组就形成了一种相互牵制的局面,允禩很难有什么大动作。


雍正安抚了允禩,腾出手来重点应对的则是自己的亲弟弟允禵,因为当康熙于1722年12月20日驾崩时,允禵正领兵数十万在西北执行平叛任务,如果处理不好允禵,那么极有可能诱发一场兵变。


1722年12月21日,在康熙驾崩第二天,雍正除了任命了四位总理事务大臣外,同时也给允禵下了一道谕旨,叫他回京奔丧,实际就是假公济私,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削夺允禵的兵权诱他回京。



为了配合这道谕旨,雍正命辅国公延信赴甘州军营,管理大将军印务,并由川陕总督年羹尧协理军务。延信是康熙的侄子,受命随允禵西征,也是军中除允禵外最关键的人物,但此人并不是雍正的心腹,他自然是不放心的,于是又加派年羹尧协理,这样对延信既是监督又是牵制。


年羹尧是军政全能,在四川任职多年,后由文转武,对西北形势也熟悉,由他与延信共同管理“西路军务粮饷及地方诸事”,西北军事定不会出什么乱子。也因此,雍正才能够将允禵从西北前线顺利抽调回来。等到时机成熟,年羹尧自然会从延信手中接过西北前线的指挥权。


允禵回京后,由于多年以来一直被人看作继承人,不料到最后不但屈为臣子,而且军权也被落入他人之手,所以他的个人情绪远比允禩、允禟等人要恶劣。再加上他性格耿直,不善逢场作戏,将所有不满不仅写在脸上,而且还表现在行动上。



权斗场往往比狩猎场更为激烈也更残酷,允禵的语言及行为都成为雍正可以利用的把柄。新帝即位,他没有第一时间表示祝贺也就算了,甚至在先皇灵堂之上也没掉几滴眼泪,以至于后来得了个“叩谒梓宫并不哀痛”的罪名。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宫被运往遵化景陵安葬,雍正下令由允禵看守景陵,不得回京,并命人对他进行监视。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他就被雍正削去了王爵,降为贝子。雍正四年初,又被革去贝子,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此外,他的部下及十六岁的儿子也全部被关押了起来。


不过允禵命硬,待乾隆即位后,他恢复了自由被封为辅国公,一直活到了六十八岁,比雍正多活了将近十年。



稳住允禩打击允禟

雍正元年1月15日,为康熙守孝的27天一过,雍正便从乾清宫移居养心殿,接手了在守孝期间由事务总理大臣代理的工作,等于他亲自走马正式上任了。


对于四大臣的工作也进行了调整,隆科多由理藩院尚书改任吏部尚书,兼管步兵统领事务;允禩则接过理藩院尚书一职,并赐他爵号和硕廉亲王;允祥总理户部三库事务。


允禩仍被雍正重用,而且他的亲属和追随者也相继得到了提拔。比如允禩之子弘旺被赐为贝勒,这一爵号在皇侄当中屈指可数。还有一些在康熙朝得不到重用的人,如与允禩关系密切的苏努由贝子晋爵为贝勒,佛格被任命为刑部尚书,诸如此类。



从表面看,雍正似乎真的很看重允禩,实际上是为了让允禩党成员放松警惕,失去攻击新君的欲望。这样他才有空再去拔除允禩党的其它成员,比如允禟、允䄉。


对付允禟是从秦道然开始的,雍正下令以仗势作恶勒索钱财的罪名把秦道然抓了起来。这当然只是一个幌子,抓秦道然的真正原因则是因为他替允禟料理家务。秦道然被勒令追赔十万两白银,以充甘肃的军饷。


允禟的军政才能一般,但他并非如雍正所言“文才武略,一无可取”,他在经商方面尤其突出,被视为八爷党的财神爷,允禩、允禵的争储活动经费都是由他负责筹措的。因此,如果控制了允禟,也就等于给八爷党集团来了个釜底抽薪,秦道然作为允禟的下手,只是被清理的其中之一。



此外还有允禟生母宜妃的太监张起用被发往边疆种地,允禟的太监李尽忠发往云南当苦差,何玉柱发往黑龙江为奴,而此三人都是允禟的左膀右臂。


允禟的爪牙被剪除后,接下来要对付的就是主子了。1月30日,雍正便以西北战事吃紧争缺人手为由,下令将允禟调往西宁驻扎,这对允禟来说,基本等于发配,允禟不服气,连个罪名也没有就这样把他打发到万里之外?岂有此理!但皇帝的谕旨就是道理,允禟无奈之下,只好前往青海。


允禟到达青海后,处处被年羹尧掣肘,行动受限,他多次奏请回京,雍正只复已知悉却在暗中让年羹尧给允禟使绊子,令其无法回京。



允禟在青海行动受限,又不准回京,于是就采取隐密的方式与允禩、允禵保持着联系。比如他把财物转移给外国传教士,让其找人开设店铺,以便把京中消息从铺子中传出去。再如,由此可见,尽管雍正已即位,但八爷党的成员们并没有放弃反扑,仍在寻机谋变。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允禟的行动不仅没有达到,反而成为雍正狠治他的把柄。雍正三年,他又被山西巡抚伊都立参了一本,说允禟的护卫殴打地方生员,于是,雍正借此事件革除了允禟的贝子爵位,被废为庶民。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允禟又被革去黄带子,削除了宗籍,将其押送至保定,“圈禁”在高墙之内,并派重兵把守。在酷暑难奈的日子里,连窗都不给他开,曾经的皇室贵胄,就这样被折磨至死,享年四十三岁。


允禟被治罪后,他的家人也跟着都遭了殃,他的嫡福晋董鄂氏与长子弘晸也都被禁锢,弘晸一拘就是50多年,直到古稀之年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被释放。



允禟之后是允䄉

雍正将允禩、允禟、和允䄉称之为“三憾”,等同于三个仇家。允䄉作为八爷党集团的成员,主要在于他掌管着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的军务。雍正即位后,这种局面肯定是不能继续的。


雍正即位十天后,就开始了全面着手撤换正黄旗的都统,并由自己的亲信,如马尔萨、伊都善等人分别接管了正黄旗的事务,以此来孤立允䄉。


1723年2月,喀尔喀蒙古首领哲布尊丹巴呼土克图进京拜谒康熙灵柩时,因病逝世于京。于是,雍正借此机会命允䄉护送蒙古首领的灵龛归喀尔喀,以便将其与其它皇子分开。


有着允禟的前车之鉴,允䄉自然不愿前往,走到张家口就再也不走了,并且在张家口进行了禳祷的迷信活动,在祷文中多次提及新君雍正。



允䄉自出京后就受到雍正的严密监控,他的言行尽在雍正的掌握之中。雍正在得知此事后,并没有直接处理,而是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了允禩。


允禩身为总理事务大臣,自然应替皇帝分忧,但雍正此举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允禩也没着他的道,不痛不痒的处理了此事。他建议允䄉继续前行,将处罚放在了允䄉的长史额尔金身上,其罪名是及时劝谏主子。


雍正对于允禩弃卒保车式的处理方式很不满意,叫他再议。最后允禩没办法,只好请求革去允䄉的王爵,将其监禁于宗人府。允禩这一招看似虎毒不识子,实际有着他的考虑。


雍正即位后,虽然削了允禵的爵位,将允禟发往西北,但还没有达到完全圈禁的的地步。既然弃卒保车之法行不通,那只能按照雍正的心思行事,以进为退,或许亦与雍正会碍于兄弟情面,放允䄉一马。



但允禩的算盘打错了,他把雍正想得太仁慈了。雍正的处理之法是,他既要斩去允禩的臂膀,又不给允禩表现的机会,而是暗中策动大臣们上疏为允䄉指罪,于是允䄉马就有了“捏造圣旨,私自进口,不法已极”的罪名。


有了王公大臣们的“公议”,雍正处理允䄉就变得理直所壮了,而且还有有大义灭亲之风。于是,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允䄉便被革去世爵,调回京师,永远拘禁。


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被释放,之后被授辅国公品级,于乾隆六年(1741年)去世,享年59岁。



孤掌难鸣的允禩

雍正在拔除了允禵、允禟、允䄉等八爷党的核心成员之后,最后要对付就是允禩了。允禩看到自己的重要心腹都被雍正捉拿,他也开始变得惶恐不安。


雍正之所以在即位之初没有拿允禩开刀,原因在于,自己即位不久,政局不稳,他自己也没有把握能把对手拉下马,一旦发生意外,自己则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背负一个诛杀兄弟的骂名。


因此,稳妥起见,他采用了稳中求进的分化策略,分而化之、各个击破、拉打结合的策略。于是,允禩手下的党羽都成为了雍正声动击西的牺牲品。


当允禩的羽翼被拔除之后,收拾允禩的时机也差不多到了。此时,对外青海的叛乱被平定,对内的财正状况也摆脱了危机,至雍正三年末四年初时,政局已日趋稳定。雍正认为自己对允禩已到了转守为攻的时候了。



于是,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雍正借口工部所制兵器粗劣,严厉斥责了工部的廉亲王允禩,还说他对允禩一直怀有君臣之谊和兄弟之情,但允禩却一直怀有异心,乱结朋党,其心可诛。并借允禩指使3名太监杖杀护军将士一事,给允禩派了三旗侍卫日夜跟随,实际上就是监控允禩。


在雍正的带动下,朝臣之中不少见风使舵者纷纷上奏允禩的罪名,很快在雍正的口诛笔伐之下,允禩的日子基本没法过了,特别是被雍正扣上朋党之争的帽子之后,允禩已逃不出雍正的手心了。


雍正四年,雍正在全国正式宣布了允禩的罪状,下令革去其爵位,并由宗人府除名,改名为“阿其那”,并将其囚禁了起来,同年九年,便死于狱中,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都说雍正擅长弄权,他以一副宽容的面孔,将利刃藏于胸内,通过一步步谋划,将八爷党成员尽相逼死,最终达到了他的政治目的,不得不说他的确“厉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