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洪秀全苦战之时,拥兵20万的赖文光为什么不割据称帝?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天京事变以后,太平天国内部的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

第一,创业初期,有6位元老。

过去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共同管理。其中洪秀全是万岁,杨秀清是九千岁,后面排队分别是八千岁、七千岁、六千岁和五千岁。洪秀全最大,杨秀清节制其他诸王。

这其中,萧朝贵和冯云山,在创业初期(1852年)就战死了。因此太平天国这6个王,其实只剩下了4个: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


第二,天京事变后,只剩下2个元老了。

天京事变以后,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指使下,杀掉了杨秀清,顺便铲除了石达开一家,导致石达开带兵前来兴师问罪,迫使洪秀全又杀掉韦昌辉。

这么一来4个王里,就只剩下了两个,分别是洪秀全和石达开。老一辈的创业者里,就只剩下这两棵独苗了。可他们内部还是不消停。

第三,石达开出走,洪秀全提拔新人。

洪秀全担心石达开成为第二个专权的杨秀清,因此特地把他那两个不重用的哥哥弄出来分别封了王:大哥洪仁发为安王,二哥洪仁达为福王。洪秀全是希望用这俩哥哥挟制石达开。

石达开一怒之下,带着10万大军离开了太平天国的军事重镇安庆,开始四处流浪。这可把太平天国害惨了,洪秀全自此成了孤家寡人。

老一辈的创业者都跑了,那么洪秀全只能亲自提拔新人了。因此陈玉成和李秀成这样的后起之秀,就这么走上了历史前台,他们分别被封为英王、忠王。


一、赖文光北伐,就是在陈玉成的指挥下进行的。

如果说太平天国的第一代战略指挥家是杨秀清的话,那么第二代战略指挥家就是陈玉成。这小伙子很年轻,二十来岁就被封为英王,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

他不光自己亲自上战场带兵打仗,对于太平天国全局的走向,他也有一个很透彻的战略思想。因此赖文光的北伐,其实就是陈玉成的佳作。

石达开出走以后,太平天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是以守为攻的状态。这是陈玉成非常不满意的地方,因此他把自己的老部下赖文光调了过来,开始谋划北伐的计划。北伐有什么好处呢?

  1. 首先,北伐可以为太平天国开辟新的根据地,过去的地盘在清军的不断压榨下,已经越来越小了,只有吸收新鲜血液,太平天国才能成长
  2. 其次,北伐可以更接近清朝的中心,清朝的首都在北方,只有在北方占据一席之地,才能威胁到清廷的统治。
  3. 再者,北伐可以转移曾国藩的注意力。只要北伐越来越顺利,那么曾国藩在南方就会坐立不安,从而放松对天京的围攻。
  4. 最后,当时太平天国丢了重镇安庆,赖文光认为,完全可以先北伐,等到兵多将广的时候,再绕回来夺取安庆,以此保卫天京的安全。

陈玉成分析再三,最终决定让赖文光带着一支军队从庐州出发,渡过淮河,开展北伐工作。


二、赖文光的北伐,有模有样。

赖文光原本是个文官,可天京事变以后,他弃文从武,开始到江西招兵买马,从而成为了征战四方的一员大将。

1862年,赖文光带领大军围攻颍州。他脑子很灵活,没拿下颍州他并不气馁,而是转而进入河南继续作战。

他的北伐路线很有意思,基本就是朝着大西北去的,这条路线清军主力比较少,更有利于他们攻克城池,补充给养和兵源。

赖文光率先攻入河南新蔡,随后绕过南阳,直奔陕南而来。在攻占镇安以后,赖文光直奔西安而来。

据说这个时候的赖文光,一路上招兵买马,已经手握20万大军了!就在赖文光正在攻打西安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了出来,庐州被围,情况十分危急。那么赖文光会怎么选呢?


三、赖文光终究只是一名猛将。

赖文光虽然文武双全,可他终究只能做一名将领,成不了一名战略、战术都很高超的帅才。当时庐州被围以后,赖文光二话不说就带着大军返回来支援。

其实赖文光完全可以打下西安,不管南方的局势,先割据了关中再说。可惜他对庐州城内的陈玉成,还是很有感情的。况且庐州也是天京的屏障,不保它又该保谁呢?

当时他的大军刚进入河南,就得知庐州被攻陷,陈玉成战死的消息。这个时候的赖文光稳定分析了局势,如今回援意义不大了,所以他选择继续北伐。

在湖北休整了一段时间以后,赖文光带着大军再次攻打陕西,这回在1863年2月,陆续攻克了陕西兴安、沔县等地。

赖文光一路上几乎战无不胜,击毙了一堆清军高层,甚至又在陕南地区的汉中,建立了太平军的临时根据地。

这局面对赖文光来说太有利了,可惜此时他又收到了一封信,那是洪秀全的求援信。赖文光作为太平天国忠实的大将,最终又放弃了这次的胜利果实,选择回去支援天京。从这一选择我们也就能看得出来了,赖文光只懂战术,不懂战略。


四、北伐果实毁于一旦,赖文光想啥呢?

洪秀全一发话,赖文光就立刻带兵南下,彻底放弃了北伐的胜利果实。这份忠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那么赖文光为啥这么干呢?他留在西北割据称王,难道不香吗?

  1. 首先,赖文光没有这方面的战略思想。他始终都是太平天国的一位将领,能打好仗就不错了,战略上的事情,暂时考虑不到。
  2. 其次,赖文光对太平天国是有感情的。他原本是太平军中的文官出身,后来为了报国,才主动申请做了武将。
  3. 再者,赖文光的那帮手下,对太平天国的信仰,要远超对赖文光的忠诚。一旦赖文光想要割据,这帮人说不定会离开他。
  4. 还有,赖文光的实力够割据吗?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也应该知道。如果洪秀全被消灭了,那么曾国藩就会集中精力来对付自己,他又不傻!

只有把为数不多的资源全都整合在一起,太平军才有希望,而赖文光的北伐也才有希望。这次虽然放弃了北方的果实,可完全有机会保住太平天国,这就是赖文光的想法。


总结:赖文光打仗还是很厉害的。

赖文光将部队分成了三路,分兵南下救援洪秀全。这一路上披荆斩棘,又消灭了不少清军,同时还壮大了自己的队伍。

可惜,远水解不了近火,他还没到,天京就陷落了。因此纵使赖文光赶回来了,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了。还不如当初按兵不动,或者打下西安割据一方,也好让清廷忌惮几分。

参考资料:《清史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