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四拥有20多万军队,兵强马壮,为何不敢造反推翻雍正皇帝?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老十四,也就是大将军王、抚远大将军胤禵,手握二十余万大军,兵强马壮,拥有造反推翻雍正帝统治的实力,但他最后并没有这么做,一是因为他不想,二是因为雍正帝根本没给他这个机会。



在康熙帝晚年的九子夺嫡中,随着皇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等人先后被迫退出,最后只剩下两个人最具竞争力,即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这哥俩是一母同胞,都是德妃乌雅氏所生。

兄弟二人之中,胤禛比较隐忍,他虽有夺嫡之心,但并不表露心计,一方面尽心尽力办好差事,另一方面又暗地里大做文章,胤禵就吃了他的大亏,至于他究竟做了什么,我后面会说到。

这里重点说一下胤禵,其实他的形象与我们从影视剧中对他的认识有些差距,史书上说他聪明过人,才能、品德出众,尤其在军事方面的才干十分突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从性格上来说,胤禵为人耿直,性情豪爽,重情重义,富有正义感,没什么心眼,与胤禛表面正直、内心阴险的做派大不一样,所以他跟胤禛的关系并不好,反而跟为人谦和且才华横溢的四阿哥胤禩情投意合。



从康熙四十七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胤褆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一年,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大阿哥胤褆为了夺嫡而上蹿下跳,大有太子之位舍我其谁的意思,结果遭到了康熙帝的训斥。

胤褆自知机会已经丧失,便转而支持胤禩,不久后他便向康熙帝举荐胤禩,还说看相人张明德曾给胤禩相面,言胤禩日后必大贵,并暗示康熙帝杀掉胤礽,这让康熙帝动了雷霆之怒,不但下令将胤褆圈禁起来,还开始怀疑胤礽是被胤禩陷害的。

不久后,康熙帝将众皇子召集起来,当着众人的面说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勾结党羽陷害胤礽,下令将其锁拿治罪。

当天,与胤禩关系密切的皇九子胤禟邀皇十四子胤禵带着毒药去找康熙帝进谏,其中胤禵言语尤其激烈,冲撞了康熙帝,康熙帝十分愤怒,就准备拔刀砍胤禵,结果被皇五子胤祺给一把抱住了。



众皇子吓得不轻,便一起下跪为胤禵求情,康熙帝的怒气这才稍稍缓解,但依然下令将胤禵给打了二十大板。

(康熙帝)出所佩刀欲诛胤禵,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上怒稍解,命诸皇子挞胤禵。

康熙帝冷静下来之后,认真回顾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觉得胤禵对兄弟还算有情有义,他虽然心直口快,但也表里如一,康熙帝想到这里,怒气也就完全没有了,反而开始越发宠信胤禵。

不久后,胤禵就开始了西征,回来之后被康熙帝赏赐十万两银子,当时他的爵位虽然只是贝子,但他的几个儿子结婚,康熙帝都下令与亲王之子同一规格,并且开始更加频繁地赏赐他。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发现,胤禵为人还不错,可以为了兄弟两肋插刀,但胆子大又做事莽撞,是个耿直boy。

康熙五十三年,因为毙鹰事件爆发,胤禩彻底失去了成为太子的可能,他便转而支持胤禵争夺储位,而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胤禛。



从康熙五十四年开始,众皇子之中最受宠的一直都是胤禵,比如说他可以随意从宫中支取财物,这是其他皇子没有的待遇。

不仅如此,胤禵的表现也很好,他礼贤下士,与众大臣关系搞得也很好,因此在朝中名声越来越好,康熙帝对他也十分赏识。

在这种情况下,胤禵成为皇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康熙帝并未表态,但已经有许多大臣倒向他了,胤禛也因此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所以他准备出手了。

在明面上,胤禛开始崇尚道教,还说自己是天下第一闲人,还与诸兄弟保持和气,并对康熙帝表现得至诚至孝,赢得了康熙帝的信任;

在暗地里,胤禛也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与康熙帝的红人隆科多和年羹尧来往密切,这两人可以说是一内一外,年羹尧担任山西巡抚,而隆科多则是京城步军统领,都是掌握实权的人物。

不久之后,这两人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年羹尧最为给力。

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拉萨汗请求清廷出兵救援。



康熙帝对这件事十分重视,不仅关乎到西藏的安全,更是牵扯到清朝今后的安危,因为拉萨是黄教中心所在,准噶尔部极有可能借此机会煽动蒙古其他部落脱离清朝的统治,所以他必须选择一位可靠的人作为主将(也就是抚远大将军)代替自己出征,从而确保万无一失。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诸皇子中很多人都想成为抚远大将军,就连一向韬光养晦的胤禛也是蠢蠢欲动的。

不过,最终康熙帝没有选择其他皇子,依然选择了胤禵,原因其实很简单,胤禵在军事方面是被人比不了的,而且他的为人也让康熙帝放心。

但是,这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却被大臣们给曲解了,很多人认为这是康熙帝在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他准备让胤禵作为继承人。

当年十月,胤禵被正式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并由贝子升为大将军王,以天子的规格出征西藏,王公大臣全部去给他送行,那场面十分壮观。



这还没完,康熙帝担心有人不听从胤禵的调遣,所以亲自写了一封诏书给青海和蒙古两地的王公贵族:

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从康熙帝的诏书我们可以发现,他给了胤禵极大的权限,掌管全局事务,还能代替皇帝行使生杀大权,由此可见他对胤禵的信任和重视。

康熙帝如此良苦用心,就越发让大臣们觉得胤禵就是皇位继承人了,胤禛因此紧张得不得了,一度不知所措。

不过,在冷静下来之后,雍正帝还是决定采取一些措施以备后用,在他的运作下,羹尧就被康熙帝提拔为川陕总督,兼管巡抚事,并负责西北用兵的后勤保障。

也就是说,军权虽然被胤禵抓住了,但后勤却被胤禛控制了,这是他埋的一步暗棋,未来将会有大作用。



胤禵于康熙四十八年抵达西宁,开始指挥军队作战,当时他手下有绿营兵和八旗兵总计十数万,再加上驻守西北各地的守军,总人数大约在二十万人左右。

因为清平西藏之战十分重要,胤禛自然不敢给胤禵使绊子,所以年羹尧总体上算是尽心尽力,保障了大军的物资供给,让战事得以顺利进行。

不过,虽然胤禵连战连捷,也在当年九月收复了西藏,但因为策旺阿拉布坦并没有被彻底消灭,所以他只得移师甘州驻扎,准备乘胜直捣策妄阿拉布坦的巢穴伊犁。

而就在胤禵准备出兵的时候,年羹尧突然说物资运输出了问题,而且给出的理由让人无可挑剔,康熙帝对此也表示认同,便准备用和平手段解决准噶尔问题,但为了防备策妄阿拉布坦再次出兵,康熙帝下令胤禵继续驻扎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

当时,康熙帝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眼看就快不行了,夺嫡之争也已经进入到最后关头了,但胤禵却被拖在西北无法抽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谁在捣鬼。

这还没完,为了控制住胤禵,年羹尧也被安排进西北军中,开始领兵平定周边大大小小的叛乱活动,受到了康熙帝的极大赏识,他也借机在军中培植了自己的势力,从而分了胤禵的部分军权。



与此同时,胤禛对隆科多的拉拢也一直没有停止,最终隆科多彻底倒向他,他也因此掌握了间接控制了京城的防务。

隆科多当时可是康熙帝的红人,是康熙帝为后世之君储备的人才,所以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了,胤禛所做的一切,包括将年羹尧和隆科多收为心腹这件事在内,康熙帝和胤禵等人都是一无所知的,这正是胤禛的聪明之处。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中旬,康熙帝在畅春园病逝,临终前他将隆科多召来接受顾命,由他宣布传位遗诏,传位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非议,因为大臣们都觉得康熙帝打算传位给胤禵,最后却传给了与世无争的胤禛,所以很多人对此不服气,尤其是八爷党那帮人。

康熙帝去世七天后,胤禛继位为帝,是为雍正帝,他当时最忌惮的不是别人,正是远在西北的胤禵。

雍正帝之所以忌惮胤禵,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胤褆深受康熙帝宠信,雍正帝担心胤禵手上有康熙帝有意传位给他的文件或者书信,这将会对雍正帝十分不利;第二,胤禵手上有二十万大军,如果他狗急跳墙,那对雍正帝来说也将会十分不利。



作为应对,雍正帝采取两个措施:

第一个措施,雍正帝下诏,让胤禵赶回京城奔丧,并让他将抚远大将军印交给镇国公延信掌管。

延信与胤禵的关系很好,原本跟随胤禵一起出征西北,西藏平定后返回京城,雍正帝为了拉拢他,晋升他为贝子,让他火速赶往甘州掌管帅印(即抚远大将军印)。

与此同时,雍正帝又下了一道密诏派人送给年羹尧,让他在延信接管帅印后,与延信一起主管西北军务。

不得不说,雍正帝这一招确实高明,用延信作为诱饵,让胤禵放心交出帅印;为了保险起见,雍正帝还让年羹尧与延信一起掌管军务,从而完成了对胤禵军权的剥夺。

而最后的结果是,胤禵急于返回京城奔丧,又见是好哥们延信来接替自己,所以放心将帅印交给年羹尧暂时保管,之后就启程返京了。



第二个措施,延信刚离开京城不久,雍正帝又下了一道密诏给他,要他抵达甘州后,将胤褆所有奏折、所有朱批谕旨及家信全部收缴封存,然后送到北京来。

并且,雍正帝还在密诏中嘱咐延信,如果在路上遇见胤褆了,一定要隐瞒此事,而且延信要是不全部收缴上来,他还说自己就会很生气,这是当然对延信的一种威胁。

你抵达后,将大将军王所有奏折、所有朱批谕旨及伊之家信全部收缴封固后奏送......并不全部交给朕,朕就生你的气了!若在路上遇见大将军,勿将此谕稍有泄露。

雍正帝这么做的意图其实很明确,那就是为了销毁康熙有可能传位于胤禵的证据,从而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

十二月七日,延信在半路上果然遇见了胤禵,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接受了胤禵的一番嘱咐,之后就快马赶赴甘州去了。

十二月二十日,延信抵达凉州,他听说胤禵的妻妾们也已经于十二月五日出发,经过凉州往京城方向而去,于是立马写了一封密折给雍正帝,说胤禵的妻妾们可能夹带了信件等相关材料,并说了两条她们可能走的路线,要雍正帝派人进行拦截。



后来,延信抵达甘州,接管了帅印,与年羹尧一起主持西北军务,至此胤禵彻底失去了军权。

不久后,延信就将胤褆住所的所有文字材料查抄后派人送往京城,而雍正帝也派人拦截了胤禵的妻妾,但并没有找到任何信件。

当胤禵快要抵达京城的时候,得知军权已经被雍正帝剥夺,家人也被拦截,知道自己中了雍正帝的圈套,就感到非常愤怒。

入京后,胤禵入宫祭拜康熙帝,由于他带着怒气,所以见到雍正帝了也不下跪,侍卫拉锡去劝说他下跪,他竟然大发雷霆,还对雍正帝说:

我是皇上亲弟,拉锡乃虏获下贱,若我有不是处,求皇上将我处分,若我无不是处,求皇上即将拉锡正法,以正国体。

这话让雍正帝十分震怒,便责令胤禵下跪,胤禵见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便跪下来拜见雍正帝。



不久后,雍正帝就封胤禵为郡王,将其囚禁在景陵读书,一直到雍正帝去世后,乾隆帝才将其释放,他后来在乾隆二十年的时候去世,时年六十七岁。

现在回过头来说,胤禵手握二十万大军,为何没有出兵推翻雍正帝?答案是他被雍正帝给算计了,军权被悄无声息地被剥夺了。

实际上,胤禵的军权即使没被剥夺,他也未必会造反,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他是不会用造反的方式上位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胤禵本来是没有夺嫡之心的,只不过胤禩等人一直把他往上推,所以他才半推半就地参与夺嫡之争的。

因此,当胤禵得知康熙帝去世之后,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起兵造反,而是准备赶赴京城为父亲奔丧,这从他与九阿哥胤禟给他的书信中就看得出来。

康熙帝刚去世不久,胤禟曾差人给胤禵报信,信中说四阿哥胤禛继位,这是他始料未及的,还说了诸如“机会已失,追悔莫及”之类的话。

胤禟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确了,皇位之事木已成舟,很难再翻盘了,言外之意就是要胤禵别轻举妄动。



胤禵是个聪明人,立马就明白了当前的局势,所以他根本不会想到造反,只不过他没想到雍正帝会对其这个一母同胞的兄弟进行严厉打压,这是让他生气的地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