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雍正皇帝,突然去世后,乾隆皇帝为何要掩盖死因?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58岁的雍正皇帝驾崩于圆明园,根据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雍正皇帝的驾崩过程非常突然。八月二十日,雍正皇帝“偶感违和”,但仍能照常听政并召见臣工;八月二十一日,“病情加重”,但仍能照常理政,而且张廷玉还能每日进见,未尝间断;八月二十二日,“病情恶化”,太医院抢救无效于二十三日半夜驾崩。

只是,官方文献中并没有言及雍正皇帝的具体死因;而且,根据张廷玉、鄂尔泰等朝廷重臣的文字记载,雍正皇帝驾崩当晚数人有着“惊慌”表现;更重要的是,继位登基的乾隆皇帝在大行皇帝刚刚驾崩之际,却接连下达了两道看似“无关紧要”的圣旨。

第一道圣旨的大体意思是唯恐皇太后“闻之心烦”、“外间传言”不许向内廷传说;甚至,乾隆皇帝还专门安排了皇太后近前伺候的两位太监——陈福、张保,专门负责此事,一旦查出,定行正法。

第二道圣旨更显“多余”,下令驱逐雍正皇帝生前倍加信任的“术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在这道圣旨中,乾隆皇帝还专门强调了雍正生前“未曾听术士一言,未曾用术士一药”甚至还认定这些术士就是“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言生事”。

有鉴于此,乾隆皇帝才会“遵照先皇遗训”,令张太虚等人各回本籍,并严令:

若伊等因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摇煽惑,断无不败露之理。一经访闻,定严行拏究,立即正法,决不宽贷。

大体意思就是,你们返回本籍以后,如果胡说八道,如果透漏大行皇帝生前言行,你们就是作死!

那么,问题来了:雍正皇帝驾崩,乾隆皇帝为何要封锁消息?雍正皇帝驾崩,乾隆皇帝为何急着驱逐宫中术士?

很明显,乾隆皇帝在试图掩盖什么;而且,根据乾隆皇帝两道圣旨中的“欲盖弥彰”,他很明显就是在掩盖雍正皇帝的真正死因。

那么,雍正皇帝的驾崩真相到底如何?

根据《清宫十三朝》、《清宫遗闻》等野史的描述,雍正皇帝死于吕四娘的刺杀,原因可以追溯到雍正皇帝最大的“文字狱”——“吕留良案”。但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吕氏一门,男女老幼,俱已严禁,不能逃逸”;而且,案发以后,就连吕留良父子的坟墓都有专人监视,一个活生生的小姑娘还能逃脱?

至于清末民初传出的“雍正帝死于宫女缢杀”,甚至死于“曹雪芹和竺香玉的合谋毒杀”,更是漏洞百出,毫无可信度。

随着后世对雍正朝“内务府档案”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雍正皇帝的真正死因乃系“长期服食丹药造成的慢性中毒”!

根据《清实录·清世宗实录》的记载,雍正皇帝自雍正四年便开始服用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甚至还将丹药赏赐给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等宠臣服用。《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就曾收录了雍正皇帝在田文镜奏折上的一段朱批:

此丹修合精工,奏效殊异,放胆服之,莫稍怀疑,乃有益无损良药也。朕知之最确。

由此可见,最起码自雍正四年起,雍正皇帝就已经对丹药的效用深信不疑!

雍正八年,雍正皇帝突患重病,为此,他向多位倍加信任的地方督抚发去密旨,要求各位心腹“留心访问道士”,一旦发现,必须“一面奏闻,一面着人优待送至京城,朕有用处”。雍正朝著名的道士贾士芳,就是在这一时期来到雍正皇帝身边。

自此,雍正皇帝开始频繁进行“道教活动”,服用丹药的频率和数量也大幅度增加。雍正九年正月,雍正皇帝甚至命人在御花园的后花园“添盖几间小房”,以供术士们居住。

另据《内务府档案》的记载,此后的日子里,内务府大量购置了“炼丹”所需的矿银、黑炭、化银用白炭、渣煤等用料。这些材料准备好以后,《内务府档案》中开始频繁出现“内务府总管大臣海望交来丹药四匣”或者“丹药多匣”的字眼,雍正皇帝开始将“丹药”当饭吃了。

炼丹所用的铅、汞、硫、砷等矿物质都是含有毒素的,对人脑五脏侵害相当大,长期服食丹药的雍正皇帝,也肯定避免不了丹毒的慢性伤害。

再结合乾隆皇帝于雍正十三年八月的那道圣旨,声称雍正生前“未曾听术士一言,未曾用术士一药”就是明显的欲盖弥彰,掩盖事实了!更何况,如果雍正皇帝早就认定宫中术士是“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言生事”,为何生前不加以驱赶?再加上,乾隆皇帝对张太虚等人“管住嘴”的严令,更能证明他对雍正死因的强行掩盖。

堂堂一代帝王,而且本就被谜团包裹的雍正皇帝,竟然死于丹毒,如此死因必将严重影响本就一直被负面舆论包围之雍正皇帝的正面形象。为了照顾影响,更为了稳定朝局,乾隆皇帝也只能掩盖雍正死因,留给后世另一个谜团!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内务府档案》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