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已成悬河,为什么不用挖泥船把泥沙挖走让黄河整体下移?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你知道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量是多少吗?

足足16亿吨!

此外,黄河虽然全长5464公里,但地上悬河的长度却高达800公里,基本上都要高出地面3米,像河南郑州等部分河段,地上悬河高度甚至要超过10米。

滔天巨河悬在“上空”,老百姓怎能不担忧,况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黄河决口次数高达1590次,虽然经过各朝各代的不断加固,以及近代的努力,近些年黄河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决堤泛滥事件,但此隐患总如一口利剑,悬在下游两岸人民心中。

于是不禁有朋友就好奇,地上悬河的根源是河床高,河床高是因为泥沙多,古王朝没有强大的采沙运输能力,加固两岸这一措施还说的过去,但如今在强大的祖国背景下,动用挖泥船,把地上悬河之下的泥沙全部挖走,这样就能彻底解决根源,而且在建筑用沙单价破百的情况下,黄河泥沙也能去造房子,岂不是一举二得之法?

古代用什么办法治理黄河?

根据地质学家考证,黄河流域在5亿年前还是一片水域,直到地球板块进入活跃期后,一系列造山运动导致地壳发生了大规模的升降运动,黄河就这样诞生了。

黄河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西起青藏高原,东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自然在遥远的蛮荒时代,原始人类就依河而居。

不仅如此,从大量史料中得知,在北宋以前,基本历朝历代都会在黄河流域附近建都,所以黄河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中,一直是我国古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因此黄河也被称为我国的“母亲河”。

黄河之所以被称为黄河,跟它的泥沙量脱不了关系,古籍中常用“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来形容黄河水中的泥沙量。

随着泥沙在下游越堆越多,河床也在增高,治理黄河自然也是每个王朝的重中之重,战国时期主张修建大量堤坝,汉代那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了改道举措,虽然这些方法都有不错的调控水量效果,但悬河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面对日益增高的悬河,在落后的背景下,古人也只能把堤坝越修越高,但黄河仍然频频决口,每次都会对两岸造成严重的人员和经济损伤,所以仅凭古王朝的手段,无法从根源解决地上悬河难题,只能尽力降低伤亡。

在综合国力强盛的当下,我国为什么不用挖泥船,将黄河下游泥沙彻底挖走,以此来解决黄河地上悬河的隐患?

1.黄河泥沙量巨大,光靠挖泥船去挖,不知挖到猴年马月

黄河每年的输沙量为16亿吨,如果以1万年来计算,那就是整整16万亿吨,或许早先黄河中的泥沙没那么多,哪怕以50%来计算,那也差不多是8万亿吨。

8万亿吨泥沙什么概念!就算以16亿吨泥沙量,其中4亿吨逗留在河道内的比例来算,那也得有2万亿吨。

假设1艘采砂船一天挖一万吨泥沙,即便1000艘采砂船同时工作,那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挖完?

况且黄河里面的泥沙淤积,也不能只算历史堆积量,每年还有新的4亿吨泥沙要堆积在下游河床上。

从理论上来看,用采砂船清空黄河中堆积的泥沙,是符合逻辑的一件事,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而黄河地上悬河的长度高达800公里,涉及到多个省份。

一旦开挖,那就需要多方齐心协力,早些年我听村上的老人说,其实以前黄河部分河段是有采砂船的,但问题也不少。

无序采沙会导致大量含油废水直接排入黄河,从影响水质开始,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严重的还会破坏河床形态,没准会导致黄河两岸滩地沉降、坍塌,这里面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况且挖出来的泥沙怎么处理,这也是很头疼的问题。

首先就是运输问题,里面就涉及到庞大的运输费用、人力成本、空间占用等等,综合成本肯定不低。

而且黄河里面挖出来的泥沙很细,凝聚力不够,绝大多数并不符合建筑用沙的标准,此外里面杂质众多,光清洗也是一笔巨大的成本支出。

如果直接扔到海里,那就更不行了,填海造陆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现阶段暂时也没这需求。

所以就算要挖,这些泥沙如何处置呢?

2.挖泥船并不能解决黄河富含泥沙的根源

黄河中这么多泥沙是从哪天的?难道真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而总面积达到6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6%的黄土高原,正式黄河泥沙的“发源地”。

黄河上游的水非常清澈,但在流经黄土高原后,由于这片区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河水的冲刷下不断融入其中。

下游的挖泥船只能清除堆积的泥沙,却不能根除“病因”,而且一旦挖泥船短时间内挖走大量泥沙,很容易打破黄河水跟海水的交界处的平衡,黄河水位的下降,可能会引起海水倒灌,从而导致近海两岸土地盐碱化。

所以光靠采砂船去挖泥沙是不靠谱的,这边在不断的挖,那边还在不断的运过来,何时是个头。

目前我国治理黄河的方案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兴建大量水利工程,比较有名的是小浪底工程。

虽然小浪底是一座大型水库,但却配备了拦沙排沙系统,能较大程度缓解下游“地上悬河”的问题,而且小浪底工程还能通过人为蓄水的方式,制造小洪峰去冲击早先堆积在河床上的泥沙,同时小浪底的发电工程,也为两岸居民带来的不少便利,这是一座集防洪抗旱、调水排沙、水力发电为一体的综合水利工程。

此外,我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着手治理黄土高原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植树造林,以前荒芜的黄土高原,逐渐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大量绿色植被牢牢锁住泥土,从而大幅度阻断泥沙被黄河带入水中,相信不久的将来,黄河下游的悬河问题必将得到解决,同时水质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END——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