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为什么被古人视为“大凶之兆”?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在古代,既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也有“黄河清是不祥之兆、必有大灾”的说法。

对于黄河的水色应该是浑浊还是清澈,古人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甚至给它赋予了传奇、神秘的色彩,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与社会现象。

“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

黄河之水自古常年混浊,因而自古就有“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俗语。古人也常拿“黄河水变清”比喻罕见、难以出现的事情,有“千年难见黄河清”的说法。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因而自古就被中国人倍加重视。

黄河流经面积广阔,在给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因为含沙量大、经常泛滥、改道而带来了不少灾难。

由于古人受科学认知水平所限,认为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事物都被神圣的“天”所支配,洪水、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都被看成是“天子”干了坏事、被上天惩罚的现象。

在古代,人们往往把国家的强盛以及人民的幸福寄,希望于皇帝身上,然而“敬天勤政”、“爱民如子”的明君毕竟罕见。

人们喜欢清澈的河水,或者说看惯了清澈的河水,因而也就有了“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希望上天赐予一位明君造福世间,同时也让黄河水变清。由此,也就有了“黄河清,圣人出”的推理说法。

例如写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写有诗句:“普天有道圣人生,大地山川尽效灵。尘浊想应淘汰尽,黄河万里一时清”,就反映了这种梦想寄托。

而且古人常用“河清海宴”或者“河清海晏”比喻太平盛世。

于是,如果哪个皇帝在位期间,出现黄河水变清的现象,皇帝和百官、百姓们都会很惊喜,认为是祥瑞之兆,歌功颂德,还会正式记载入史书。

例如清雍正四年十二月上旬开始,到次年年初,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和江苏五省境内的黄河河水渐清。这次“河清”的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因而社会舆论影响也很大。

在得到“河清”的奏报之后,雍正帝喜不自禁,向埋葬在坟墓里的父亲康熙帝告慰,去黄河致祭河神,把相关的一批官员官升一级。

这还不够,雍正帝还亲笔写下二千多字的《河清颂》,命河道总督田文镜在江南清口(属今江苏省淮安市)筑立“御制黄河澄清碑”,把《河清颂》刊刻在上面,以感恩河神。

雍正帝的这些举动,显然是在给自己表功、立牌坊。

当时他即位皇帝不久,得位的合法性受到朝野不少质疑。恰好“河清”,因而雍正皇帝便急不可待地要以“天降圣人”自居。

为什么民间还有“黄河清必有大灾”的说法?

虽然自古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但与它伴随的有个相反的说法:“黄河清,必有大灾”。

例如东汉末年,有个叫襄楷的著名方士,精通天文阴阳之术。

桓帝时期,统治昏暗,乱象频发。于是襄楷上疏说道:

“臣以为,河者,诸侯位也。清者属阳,浊者属阴,河当浊而反清者,阴欲为阳,诸侯欲为帝。”

襄楷认为,黄河天生就是浑浊的,如果黄河突然变清,就是反常现象,表明将会天下大乱。

襄楷上疏不久,桓帝去世,享年仅36岁。

再如《续资治通鉴》记载,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乾宁军言黄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昼夜”。

于是,徽宗下诏“以乾宁军为清州”,即特意把当地的乾宁军(行政区域名称))改名为清州(属于今河北省青县),还在韩城建立记载这种祥瑞的“河渎碑”。

然而仅仅15年后,徽宗亡国,与儿子钦宗一起被金兵掳掠北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还有《元史》记载,元惠宗(元顺帝)时,在至正二十年(1360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期间,出现过三次“河清”。

然而仅过了几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明军攻克元大都,元惠宗亡国,逃回北方草原。

可见,北宋徽宗、元惠宗的“河清”,非但没出圣人,反倒出现战乱、亡国、百姓受难。

显然,古人长期把“黄河清”与“圣人出”硬扯上关系,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梦想罢了。

“黄河清”与福灾之间究竟有没有因果关系?

随着历史记载资料的丰富、人们的认知水平提高,质疑“黄河清,圣人出”的人逐渐增多。

古代也有清醒、理智的人发现,黄河流域的水并非都是常年混浊的,得看河段位置。

例如汉朝初年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水》中记载道:

“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这里说得很明确也很科学,是说黄河水在昆仑山脉一带是清的,在汇合一千七百多条支流后就变成黄色了。

再如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山西出现“黄河清”,巡抚明兴上表报喜。却没想到乾隆皇帝的态度,和他父亲当年遇到“河清”时的态度截然相反。

乾隆帝不但没给予相关官员奖励,还训斥了一通:

“历代史策,侈陈符瑞,大率出于傅会铺张,无关实政……河水澄清,虽亦间有之事,但似此侈陈祥瑞,夸示休征,殊属无谓。”

意思是说:自古人们喜欢祥瑞之类的事情,其实大多是牵强附会,没有实际作用。“黄河清”虽然是少见的现象,但如果夸大它的象征意义,实属无聊之举。

同时,乾隆帝指出“现在晋省既有河清之事,则下游各省,自必由渐澄清。”

他还宣布:以后地方官不要再奏报此类歌功颂德的事情了。

由此,这一次“河清”,就成为中国官史中记载的最后一次。

写到这里,不得不为乾隆帝点赞!如果要算古代明君的话,他的这种观念、做法绝对可以入选!

乾隆帝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显然他也知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规律。他明确指出了“黄河清”与“圣人出”并没有因果关系。



从客观事实上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黄河也在不断改观。

中国历史上的“河清”现象,被官史作为祥瑞明确记载的,共有43次。第一次见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到清乾隆年间截止。

按此推算,平均不到40年就有一次,显然不是百年一遇、更不是千年一遇。

为什么叫“黄河”?

因为黄河中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典型的混浊黄色。

同时,随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自古以来人们治理黄河的频繁活动,使得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改观。

根据国家水利部2000年的《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5464公里长的黄河,有1992公里长的中下游是浑水,占总长度一半以上的黄河上游,即从河源至河口镇这一段的水是清的。

所以,黄河上游河水清澈、中下游呈混浊黄色,这是自然地理现象。

只是古人受科学认知所限,以及一些人故意引导舆论,赋予黄河传奇、神秘的色彩,人为炮制出了“圣人出,黄河清”或者“黄河清必有大灾”的唯心的说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