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什么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而不怎么推崇卫霍呢?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唐朝边塞诗人多怀念飞将军李广,好似李广如果再世就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危厦于将顷,可是历史上同时期的将领中貌似卫青霍去病更具备这种能力啊?



我是前哥,我来回答。

李广,可以说是古代名将中的“偶像派”, 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气之大,甚至超过了卫青和霍去病。记得上小学时,第一次从连环画上知道这位“飞将军”,简直崇拜得不要不要的。后世对李广的赞美和歌颂,比上班高峰时堵在路上的汽车还要多。王昌龄名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几乎将李广推上了神坛;王勃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让李广赢得了无数的同情。然而,李广真的是神勇无敌吗?李广终生不能封侯,真的是时运不济,或者是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吗?


非也。历史上真实的李广,可能让人大跌眼镜。他有勇无谋,治军散漫,军事指挥才能平庸,并非大将之才。李广出击匈奴,屡战屡败,鲜有胜绩,这才是他终生未获封侯的根本原因。



李广和匈奴的四次大战,无一胜绩



李广的军事生涯将近半个世纪,横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个时期,妥妥的三朝老将。李广年轻时勇猛无比,曾经和猛虎搏斗过,连汉文帝都称赞他“如果生在高祖(刘邦)时代,封个万户侯都不算个事儿!”汉景帝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 曾夺取叛军军旗立下大功。但由于缺乏政治眼光,李广私自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将军印章,因此没有得到封赏。


此后,李广长期担任边郡太守,和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大小战斗七十多次。司马迁用大量的笔墨,生动地描写了李广百骑退千敌、被俘后逃回、草丛射石虎三大经典故事,让人感觉李广犹如是战神下凡,匈奴克星再现。但事实上,李广对匈奴的四次大战,战绩都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第一战: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派骁骑将军李广、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各领一万精骑,兵分四路出击匈奴。李广从雁门出击,结果全军覆没,本人被俘。李广逃回汉朝后按律当斩,交钱后“赎为庶人”。

第二战:元朔六年(公前123年),跟随大将军卫青,从定襄出击匈奴。李广担任后将军,无战功。

第三战: 元狩二年( 121 ),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平,与张骞合击匈奴, 结果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包围。《汉书》记载“(李)广杀匈奴三千余人,尽亡其军四千人,独身脱还”。虽然杀敌三千,但全军覆没,功过相抵后无封赏。

第四战:元狩四年( 119 ),跟随大将军卫青参加漠北之战,卫青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结果李广和赵食其在沙漠中迷路,会师失败。战后,卫青派人带着干粮和酒,询问李广和赵食其迷路经过,李广拒不回答。卫青再派人命令李广到幕府当面问询,李广愤而自杀。



总结一下,李广参加的四次汉匈会战,两次全军覆没(其中一次主帅被俘),一次无功而返,一次因迷路未参加战斗。也就是说,没有获得过一次像样的胜利。四次大战中,除了第三战以四千骑迎击四万骑属于寡不敌众外,其他三次都是白白浪费了立功机会。这样糟糕的战绩,即使放在今天也拿不出手,何况是在以军功来封爵的汉朝?王维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将卫青的成功、李广的失败都归因于运气,显然无法令人信服。


后起之秀卫青 PK 三朝老将李广,到底谁更优秀?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李广对匈奴的四次会战中,卫青参与或指挥了三次(第一、二、四次),战绩如下:


第一战(129),汉朝四路大军出击匈奴,李广被俘,公孙敖战败,公孙贺无功而返,只有首次领兵作战的卫青一路获胜,横扫了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斩首虏七百”,取得了汉朝对匈奴的第一场胜利,卫青也因功“赐爵关内侯”。王昌龄的名篇《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流传千古。很多人都以为这首诗赞颂的是李广。错了。李广终生都没有到过龙城,而且战绩这么差,怎么能称为“龙城飞将”?真正的龙城飞将,是战神卫青。卫青在龙城首战告捷,夺得匈奴祭天金人,并从此拉开了大汉帝国痛揍匈奴的伟大序幕。十年之后漠北之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廷”,这才是真正的“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二战(前123年),已晋升大将军的卫青作为总指挥,从定襄两次出击,“斩首虏万余人”。


第四战( 119 年,漠北之战),卫青作为左路军总指挥,在李广和赵食其两军因迷路而未能会师的情况下,孤军与匈奴单于率领的主力决战,获得大胜,“凡斩捕首虏万九千级”。


如果再算上其它三次作战,卫青在进攻匈奴的七次大战中保持全胜,斩俘总计五万余人。而霍去病参加或指挥的六次大战,也获得全胜,斩俘总数达到了十一万人,并接受匈奴浑邪王部数万人投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从数据来看,卫、霍的战绩,远远超过了李广,两位战神也因功被封万户侯。汉武帝兴奋之下,甚至将卫青三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全部封侯。卫、霍的部下,也分别有九人、六人封侯。



按照汉代的封爵制度,李广到底能不能封侯?



汉承秦制,无论是封官,还是赐爵,都取决于功劳大小。《史记》记载,汉代的功劳由高到低,分为勋、劳、功、阀、阅五等,“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阀),积日曰阅”。简单地讲,“劳”就是文治,“功”就是军功,“阀”就是集小功为大功,“阅”就是资历或工龄。除了“勋”属于极高的特殊功劳外,功、劳、阀、阅往往并称,但在多数情况下,“功”在“劳”之上。


汉代的封爵共分为二十级,最高级为列侯(彻侯),次级称关内侯,都是只有食邑,没有封国。侯爵获封的食邑差别很大,最少的仅有数百户,最多者可达上万户。卫青、霍去病由于军功显赫,食邑分别达到了一万五千七百户、一万五千一百户。



汉代,军功是获得爵位的首要方式。那么军功如何评定呢?主要是看斩首级数和掠获多少,“书其斩首之功于一尺之板”,然后再结合部队伤亡比例,由县、郡按照军功大小,赐爵、赐田宅或给予其它赏赐。汉代对于军功进爵的管理非常严格,冒领军功者会受到严厉处罚。《史记·冯唐列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因为斩首数多报了六级,就被削去爵位、罚做劳役,“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坐之”。


《史记》中对各位将领的战功均有详细记载,但司马迁最推崇的李广,却偏偏没有斩首级数的记录。《汉书》记录李广杀敌最多的一次,是前 121 年“(李)广杀匈奴三千余人”,但是自己部下四千余人全部战死。这说明,虽然李广资格很老,作战次数很多,但是要么斩首级数不多,要么部队伤亡过大,劳苦功不高,所以总是够不上封侯的标准。


汉朝有功必赏的另一面,是有过必罚。凡是军队伤亡巨大、被俘、未能按期会师,按律都是斩首,但允许缴纳赎金免死,贬为平民,称为“赎为庶人”。 同样是身经百战,公孙敖的人生比李广还惨,两次被贬为平民,最后因“巫蛊案”牵连,被腰斩于市。前129年,骑将军公孙敖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阵亡七千人,“当斩,赎为庶人”。前121 年,公孙敖随霍去病参加河西之战,因迷路导致会师失败,再次“赎为庶人”。另一位 将领苏建,也有过类似的遭遇。 前123年,苏建与赵信领三千名骑兵出击,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激战一天全军覆没,赵信投降匈奴。苏建只身逃回汉朝后,“失军当斩,赎为庶人”。



汉武帝没给李广机会吗?



如果说汉武帝对李广一直心存偏见,这不是事实。汉武帝曾三次重用李广。第一次是汉武帝刚即位时,因左右都说李广是名将,汉武帝就任命李广为未央宫卫尉(警卫团长官)。同时担任长乐宫卫尉的,是另一位名将程不识。李广、程不识都是边将出身,现在调入中央任职,显然是重用。

129年,汉朝兵分四路进攻匈奴。李广率1万骑兵从雁门出击,结果全军覆没,主帅李广也被俘。李广逃回汉朝后,赎为庶人。没过多久,因“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汉武帝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这是第二次重用李广。


但李广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既不是出击匈奴,也不是加强防守,而是把之前吵过架的霸陵尉召来,当场斩首。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李广被贬平民后,有一天出城找朋友喝酒,深夜才回城。守城的霸陵尉喝醉了,就训斥李广。有人告诉他,这人以前是将军,霸陵尉听后很不屑:“即使是现在的将军,也不能违规夜行,何况是以前的将军!”李广和朋友无奈,只好在城下睡了一夜。霸陵尉阻止李广进城的行为,属于正常履行公务,即使出言不逊,也不到判死刑的标准。而李广擅杀霸陵尉明显是公报私仇,暴露出李广器量狭小的一面。事后李广上书请罪,但汉武帝并没有因此怪罪他,说明汉武帝此时仍然很器重李广。



十年后(前 119 年),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汉武帝动用倾国之力,由卫青、霍去病各领骑兵五万,步兵数十万,马十四万匹,发动了漠北之战。最初的参战名单中没有李广,但李广觉得这是最后一次封侯机会,多次向汉武帝请战。 汉武帝起初觉得李广年迈,没答应,后来经不住其反复请求,最终同意李广参战,“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结果李广在沙漠中迷路,会师失败,愤而自杀。



漠北之战,是关系到汉朝政权兴衰成败的一场战略决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大汉帝国的利益,为了战役的胜利,考虑到李广不但年过花甲,而且既往战绩不佳,运气也不好,所以不愿启用他,后来勉强启用后又密令卫青把李广从主攻部队调离,这都是合乎情理的举动,汉武帝并没有做错什么。


其实,李广即使没有迷路,如期和卫青会师,也注定无法封侯。《史记》记载,漠北之战汉军大获全胜,卫青“斩捕首虏万九千级”,但是卫青以及部下没有一人获封,“而大将军(卫青)不得益封,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汉武帝增加霍去病食邑5800户,霍去病部下三人(路博德、复陆支、伊即靬)获封列侯,李广的儿子李敢也因夺得匈奴军旗,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



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为何厚霍薄卫? 从表面看,是卫青斩俘数量不如霍去病,部队伤亡比例也大于对方,但实际上是汉武帝平衡权力的结果。战前,经汉武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卫青,已经完成了从奴隶到大司马、大将军的华丽逆袭,功高震主,位极人臣,姐姐是皇后,外甥是太子,一门五侯(卫青、三个儿子、霍去病),下属九人封侯,卫氏集团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一股军事政治势力。依汉武帝的性格,决不允许出现一个足以威胁皇权的人物,因此必须再扶持一股势力来制衡卫青。而当下,有能力制衡卫青的最佳人选就是霍去病。所以,从李广跟随卫青出征漠北的那一刻起,无论李广战绩如何,都注定是劳而无功。



与李广自杀有关的卫青,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根据《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的描述,卫青虽然功高盖世,位及人臣,但从不擅权自专,反而温和恭谨,待人有礼,谨慎低调。有三件事足以说明卫青的处事风格:


第一件,不擅杀败军之将。元朔六年(前123年),卫青从定襄出击匈奴。右将军苏建带领三千人出发,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激战一天后全军覆没,苏建单骑逃回。有人建议卫青杀掉苏建立威,卫青拒绝了:“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於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将苏建押送回京,交皇帝处治。汉武帝放了苏建,赎为庶人。苏建后来有个著名的外交官儿子,被匈奴扣押十九年依然不变气节,他就是苏武。


第二件,被李敢打伤也不报复。李广自杀后,李广的儿子李敢处于对父亲之死的气愤,打伤了卫青。依卫青的地位和权势,分分钟可以杀掉李敢。但卫青一直没有对外声张,也没有处罚李敢。霍去病偶然得知消息后,却在甘泉宫狩猎时当场将李敢射杀。


第三件,不为虚名养门客。当时的丞相、太尉等高官都喜欢蓄养门客,来获取好名声。苏建曾劝卫青养士,但卫青认为这会招致皇帝忌讳,以前窦婴和田蚡厚待宾客,就常让汉武帝咬牙切齿,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即可,因此拒绝养士。


从卫青的日常为人来看,没有迹象显示卫青会故意逼死李广。那么,李广为什么自杀呢?前119 年,大军出发,卫青按照汉武帝密令,将李广从前锋位置调到助攻的赵食其部,李广当时就很生气,“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随后,李广和赵食其迷路,未能按期会师,“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卫青独自率部打败匈奴单于主力后,在回师途中才遇到李广和赵食其。卫青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询问李、赵迷路经过,李广因为生气拒不回答,卫青再派长史责令李广到幕府当面问询。李广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独自到卫青幕府后,对军士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然后引刀自杀。


如果推测李广自杀前的心情,一定是既愤怒又绝望。愤怒的是,自己戎马一生,花甲之年却还要忍受年轻小吏的讯问,这无疑是一种耻辱。绝望的是,由于这次迷路导致会师失败,战后追责起来,不但不能实现封侯的夙愿,还要再次被贬为平民。此前的公孙敖、苏建等将领,也都曾因迷路而“当斩,赎为庶人”。自己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大小七十余战,却一无所获,这难道不是上天要亡我吗?


客观地讲,李广一生战绩不佳,最终自杀身亡,虽然有权力争斗、奖惩制度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李广的性格与治军方法存在明显缺陷。




李广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



李广的身上,有三个明显的优点。一,箭术高超。这是李广的看家本领。唐代卢纶的一首《

塞下曲》,将李广的箭术刻画得淋漓尽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二,善待士卒。李广带兵,“乏绝处见水,士卒不尽饮,不近水;不尽餐,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这一点,李广做得比霍去病要好。霍去病因为少年得志,不太体恤士卒,“少而侍中,贵,不省士”,跟随他出征的士兵经常饿肚子,“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三,为将清廉。李广历任七郡太守四十余年,却几乎没有积蓄,“ 家无余财,终不言生产事。“得赏赐,辄分其戏下,饮食与士卒共之”。


但是,李广身上同时也存在两个致命的缺点。


第一,行为冲动,有勇无谋,常常将自身及全军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比如,例如李广在两军对垒之际,为了追杀区区三个匈奴射雕手,置全军安危于不顾,仅带百余骑就深入险境,虽然解鞍纵卧,意气自如,侥幸迷惑了上千敌军,然而一旦被敌识破,唯一的结局就是全军覆没。


李广为了显示自己过人的箭术,常常对潜在危险视而不见。弓箭本来是远距离攻击武器,可李广扬短避长,硬生生把它变成了短刀来使用,“其射,见敌,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这种近似肉搏的打法,虽然可以提高命中率,但己方伤亡必然更大,“用此,其将数困辱,及射猛兽,亦数为所伤云”。对于一名高级将领来讲,只有匹夫之勇,而缺乏应有的谋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治军散漫,防备松懈,几乎每次作战都伤亡惨重。李广带兵出征,怎么舒服怎么来,安营扎寨后,部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不派出侦察兵,也不设置刀斗巡逻。而同时期另一位名将程不识的做法,就和李广截然相反。程不识治军严谨,行军、扎营都是按照操作规范来,侦查、防御、巡逻一个都不能少,因此从没打过败仗,人称“不败将军”。 程不识认为李广的治军方法并不足取,士卒虽然得以休息,乐意跟随李广,“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但是一旦敌军来袭,将无法抵挡,“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


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消灭敌人,但前提是先保存自己。己方如果全部阵亡,谈何消灭敌人?从表面上看,李广是为了体恤士卒,但实际上,却有大量士兵为此战死疆场。李广这种过于散漫的治军方式,导致军队经常被优势敌军包围,要么伤亡惨重,要么全部战死。李广与匈奴大战四次,其中两次全军覆没,并非都是因为运气不好,而是李广的治军方法存在着致命缺陷。


总体来看,李广带兵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并非大将之才。他既不能大量杀伤敌人,也无法有效保护部下生命,在战争中经常处于被动局面。即使李广如愿封侯,也必定会因为一次次的败绩被削去爵位。那么问题来了,《史记》中为何把李广写得神勇无敌?



李广的真实功绩为什么被夸大?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而受宫刑,在情感上更为李家打抱不平。前99年,李广之孙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后,群臣纷纷痛骂李陵。只有司马迁仗义执言,对汉武帝说李陵只带五千步兵,被单于大军包围后依然杀敌万余,虽败犹荣,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赎罪以报效朝廷。汉武帝听后,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迎接李陵,公孙敖却诬告李陵在为匈奴练兵并准备进攻汉朝。汉武帝震怒之下,将李陵全家灭族。而司马迁也因此被定为“诬罔罪”,按律当斩,以腐刑赎死。司马迁怀着满腔悲愤,在《史记》这部史学巨著中,高度赞颂“李广才气, 天下无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并用华丽流畅的文笔,引人入胜的情节,将李广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但对卫青、霍去病却多有不屑之语。



第二个原因,李广一家三代的悲惨境遇,赢得了世人的同情。李广一家,三代为将。李广自杀时,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已去世。次年,三子李敢认为卫青是导致父亲自杀的罪魁祸首,出手打伤了卫青,但卫青并未对外声张。霍去病偶然得知后,在甘泉宫狩猎时射杀了李敢。在这件事上的处理上,汉武帝偏袒了霍去病,未对他做任何处罚。



李家第三代——李陵,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遗传了祖父擅长骑射的基因。前99年,李陵自告奋勇,率领五千步兵出击匈奴,被匈奴单于八万骑兵包围于浚稽山(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图拉河、鄂尔浑河之间),激战八天,杀敌万余,矢尽粮绝后投降匈奴。汉武帝将其全家灭族后,李陵拒绝归汉,最终老死在匈奴。匈奴且鞮侯单于很器重李陵,不但让他做了右贤王,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有个居住在叶尼塞河 流域的游牧部落黠戛斯,自称是“李陵的后人”,曾向唐太宗认亲。10世纪后,黠戛斯人移居天山西部,与当地居民融合后,形成中亚的吉尔吉斯人和我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



结语



冯唐有心人易老,李广无功候难封。李广抗击匈奴四十余年,为保卫边疆做出了贡献,李家三代的不幸遭遇也令人同情。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李广并非大将之才,他的身上存在着有勇无谋、治军散漫的致命缺陷,进而和匈奴作战时屡遭败绩,这才是其终生不能封侯的根本原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