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削藩,为什么汉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没扛住?

发布时间:2022-02-24 / 作者:清心寡欲


汉景帝、建文帝都因为削藩而促发了一场战争。

就形势而言,建文帝的情况原本比汉景帝要好很多。

而且,在战争爆发前,汉景帝政策失误比建文帝还要更大!

然而,最终结果,却是景帝顺利平叛而建文帝“失踪”。

这是什么缘故呢?

建文帝削藩的形势好于汉景帝

西汉的诸侯王,是真正的“裂土封王”。

这些诸侯王的地盘多比较大。比如,初封的齐王有七十二城,吴王有五十三城。

汉高祖分封之初,这些诸侯王多年纪尚幼,羽翼未丰,受制于朝廷派去的国相,在高祖去世后,又受吕后排挤,自顾不暇。

不过,随着诸侯王们年纪渐长,他们完全掌握了王国内的行政、经济大权,拥有相当规模的王国军队,已具备挑战皇权的经济、军事实力。

相比之下,明初的藩王则在各方面都无法与汉初诸侯王相提并论。

明代藩王,原则上“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政治地位很高,但法定的权力、地盘都十分有限。

就武装力量而言,藩王可以直接指挥的军队只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余人,多者至九万人”,而且,他们“隶籍兵部”,藩王可以统领他们,朝廷也可以调动他们。

此外,王国内还有守镇兵。但守镇兵有“常选指挥掌之”,要调遣他们,除王令外,还需要有天子的御宝文书。

因此,“七国之乱”,汉景帝与叛军在力量上基本上处于同一量级,而“靖难之役”时,朱棣是“以一隅抗举国”,双方完全不在同一量级。

建文帝的情况,比当年的汉景帝有利得多。

汉景帝削藩政策失误大于建文帝

由于“结果导向”的影响,在很多朋友看来:景帝胜了,所以什么都作得对,建文帝败了,所以什么都错了。

其实不然。

削藩之初,汉景帝的失误比建文帝还要大。

汉景帝的老爹汉文帝,采取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政策。

即:通过让诸侯王的几个儿子分别立国,分解诸侯国,使其无力与朝廷抗衡。

当然,当时的形势下,汉文帝还没有资本像后来的汉武帝一样推行“推恩令”,以法定方式推行。

因此,文帝只能“见机行事”,将实力雄厚的齐王、淮南王作为主要打击目标。

该方略虽然比较温和,但效果不错,曾经威胁最大,实力最雄厚的齐国,在齐文王去世后被一分为六,淮南国也被一分为三。

汉景帝继位后,其削藩政策变得激进。他采纳晁错“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的方略,直接削诸侯国的县。

这个政策手段直接,打击面广,短短三年间,楚王、赵王、胶西王、吴王等诸侯轮流被削!

一方面,对于拥城数十座的诸侯王们来说,削其数县之地不足以使其伤筋动骨;另一方面,这种举措引起了众多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和恐慌,更促使诸侯王们联合到一起,发动大规模叛乱!

更严重的是:汉景帝对诸侯王的叛乱似乎准备严重不足。

诸侯王造反后,汉景帝又是赦免各王,“复其故地”,又是腰斩晁错,希望吴楚罢兵。

直到无可奈何之时,才找出周亚夫等人,组织平叛战争。

相比之下,建文帝的削藩政策虽备受后人指摘,但并非一无是处。

在谋划削藩方略时,齐泰建议先削强燕,再除各弱王;黄子澄则认为燕王久已有备,应先解决掉周王、代王等“亲燕”势力,翦其手足,再除燕王。

建文帝采纳了黄子澄的方略。

前后不到十月,建文帝削周王为庶人,幽代王于大同,废岷王为庶人,迫湘王自杀,囚齐王于京师。

尽管这一方略被后人认为“打草惊蛇”,但却事实上削弱了燕王,起到了一定效果。

后来的靖难之役中,代王曾试图响应朱棣,但被控制,而齐王被囚后,燕军在山东失去外援,燕军始终无法在山东压倒对手。整个靖难之役,直到最后燕王渡长江,燕王除挟持宁王外,再无公开“外援”,始终是以一隅之地抗拒朝廷。

而建文帝对燕王的直接削出,也一度取得了极大成绩,燕王一度身边只剩下张玉、朱能等800余人,并被严格监视,至于北平军政大权,则几乎已完全为朝廷所控制。

可以说,仅就政策而言,建文帝除“不忍杀叔”之外,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只不过,朝廷委派办事的人,确实在能力上非燕王对手而已。

所以,仅就削藩政策而言,汉景帝的失误比建文帝更大。

那么,为何景帝胜了,建文败了呢?

对手的能力

实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但历史也一再表明:实力弱小的一方,如果训练有素(将士的能力),在正确的指导下(统帅的能力),有时也能由弱变强,并最终打败实力占优者,赢得胜利。

仅从削弱实力的角度看,建文帝作得已经不错了。如果朱棣只是能力一般的人物,可能已经被控制,连起兵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朱棣的能力,却因为建文帝“不忍”背负杀叔之名而完好无损。

早在朱元璋时期,朱棣就已经被称赞为“智勇有大略,能推诚用人”。

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常有意易储”,并常奉命统领诸王及诸将军马作战。

朱元璋去世前,谕示朱棣:夷狄之患岂可不防?朕之诸子,独汝才智克堪甚人···“攘外安内,非汝而谁”?

在蓝玉、冯胜等异姓将领被铲除后,朱棣已是唯一有能力、威望领导北方国防,甚至“攘外安内”的统帅级人物。

因此,尽管朱棣的一些权力被建文帝所剥夺,但因朱棣“能推诚用人”,身边仍有张玉等人不离不弃,而在已被“夺”的军队中,仍有大量将士“属心于燕王”。

因此,朱棣虽然被严格限制、监视,但只要略施计谋,除掉建文帝派来的廖廖数人,就能控制北平局势,夺回军队,举兵“靖难”。

而当燕王起兵后,虽然其规模与朝廷不可同日而语,但其战斗力优势却十分明显。

燕王之兵,是常年在北方与蒙古作战的,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尤其是其骑兵优势,更远远胜过“南军”。

因此,朱棣骑兵后,其统帅个人能力、军队战斗力,均胜过朝廷方。

相比之下,汉景帝时的诸侯王们,看起来兵力规模很大,只吴王之兵就达40万之众,但其“能力”则未必如“数字所示”。

当时的诸侯王中,吴王刘濞曾经跟随刘邦参加过平定英布的战争,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将略。

然而,刘濞毕竟从来没有以统帅之任,独当一面的经历,其大兵团指挥的经验甚至不如当年的齐王刘肥。

不过,就军队的战斗力而言,双方算是“各有优势”。

吴、楚之地的步兵,自古就是天下精兵,不过,由于缺乏战马,其车骑不如朝廷方。

因此,尽管从纸面实力上来看,建文帝的优势比汉景帝要大得多,但实际上,双方处境相似,即:朝廷军与叛军都是“各有千秋”,谁能取胜,还看双方的指挥。

所以,派谁去和叛军打,很重要!

择将

在选将方面,汉景帝的选择难度比建文帝更大。

吕后、文帝时期,汉“休养生息”,“诛吕”、抗击匈奴、平定小规模叛乱的作战都曾发生,但没有大规模战争。

因此,汉景帝继位时,朝廷没有任何拥有大兵团指挥经验的将领,甚至连参与过大兵团作战的将领都寥寥无几。

相比之下,建文帝的情况略好于景帝。

尽管蓝玉、冯胜等帅才已经被“拔刺”,但大明毕竟长期与北元大战,无论是老将耿炳文,还是平安、盛庸,乃至李景隆,都参与过大规模军事行动,至少“没吃过猪肉,至少看过猪跑”。

在择将上,汉景帝选择了周亚夫。

周亚夫的父亲周勃曾有多次大兵团指挥经验,但周亚夫当年年幼。

到周亚夫领军时,已是文帝时期,“休养生息”,没有大规模用兵。

不过,汉文帝却通过在“细柳营”劳军时,发现周亚夫治军严整,赞叹不已。

其后,文帝将周亚夫升为中尉,留在长安带兵,认真考察。

文帝去世前,告诉景帝:遇到缓急时,“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可以说,尽管周亚夫没有大兵团指挥经验,但其带兵之能,是经过文帝、景帝二帝常年考察的。

能把兵带好的将领,能差到哪里去?

相比之下,建文帝的择将,则“任性”不少。

建文帝,初则任用资历最老的耿炳文。耿炳文虽战功卓著,但多是防守作战,且带兵不多,有威名,但缺乏大兵团指挥经验。

其后,建文帝把宝押在了李景隆身上。

李景隆,是名将李文忠之子。早年因为“进止雍容甚都”,而得到朱元璋瞩目。

他也曾带兵参与过一些军事行动。

史书没有详细记载耿炳文、李景隆在朱元璋后期的表现(耿炳文在朱元璋创业期间的表现有详细记载)。

但是,从朱棣在与二人交手前的反应看,两人在朱元璋时期已经表现出严重问题。

对于耿炳文,朱棣认为耿炳文虽是名将,但“军无纪律”,治军不严。

对于李景隆,朱棣则“闻之喜”,评价其“易与尔”,极为轻视。

相比之下,朱棣在与平安(朱元璋养子)、盛庸交手前,则相对严肃认真。

由此可见,建文帝并非无人可用,只是用错了人;并非没有机会了解诸将的能力,只是没有去做!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得良将者,兵强国昌!

择将,直接关乎成败。

战争主动权之争

开局时的实力对比固然重要,但主动权则更为重要。

如果能掌握战争主动权,牵着对手鼻子走,即便初始实力弱小,也能越战越强。反之,即便初始实力强,也会越打越弱,走向失败。

而掌握战争主动权的主要方法,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规避自己的劣势,使战争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七国之乱爆发时,吴王的规划是:吴楚之兵攻略函谷关,夺取荥阳敖仓之粟而守之,会和诸侯后,再进军关中。

吴王把直接进军,控制天下粮仓、险要作为掌控战争主动权的关键。

看起来直接、迅速,但这其实是当年楚汉战争时项羽的方略。

以项羽之强,尚且不能如愿,何况刘濞呢?而且,项羽接近成功的时刻,正是其以楼烦骑兵占据骑兵优势之时,一旦汉军以秦将组织起骑兵力量,并在京索之战击败楚军骑兵后,项羽攻取敖仓、荥阳的优势也大减了。

因此,吴将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样的计划难以成功,请求另出一兵收淮南、长沙,入武关。

但吴太子反对:我们是造反的,还让其他人另统一军,不怕人家也反吗?

而另一位青年将领则提出:吴多步兵,利于险阻;汉多车骑,利于平地。建议以最快速度直取洛阳的武库和敖仓的粮仓,据险以待诸侯,沿途不要攻城略地!

如果策略是要取荥阳、敖仓,就不要在途中攻城略地了,不要顿兵,直取洛阳、敖仓!

老将们认为年轻人不懂谋略,嗤之以鼻。

如此,刘濞几十万大军气势汹汹,长时间顿兵于睢阳,进退不得,拱手让出了主动权。

对此,周亚夫看得很清楚:吴楚兵剽悍,难以争锋。但他们打睢阳也不容易,让他们在睢阳玩吧。我们出骑兵袭其粮道,轻松搞定!

此后,周亚夫牢牢把握战争主动去按,“深沟高垒,使轻兵绝淮泗口,塞吴饷道”,未经大战,就已经将吴、楚逼到绝境了。

相比之下,耿炳文、李景隆在整场战争中,从来没有提出过类似的“先胜而后求战”的高屋建瓴谋划,也没有提出过夺取主动权的方略。

主动权,你不去掌握,对手就会掌握。

朱棣兵虽少,却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朱棣利用耿炳文军无纪律,袭击取胜后,耿炳文发挥其防守才能,死守不败。

朱棣为求主动权,不强攻耿炳文,回头平定了北平周边一些地区,控制了一些险要。

李景隆来战时,朱棣让世子守北平,自己前去收宁王之兵,既扩充实力,又将衣裳单薄的南军引到北平附近的挨冻,随后又以骑兵攻击南军步兵于平地,一举取胜!

在随后的战争中,尽管朱棣也遭到过一些挫折,但始终来去自如,掌握着战争主动权。

总体战争指导

战争,既是将才之间的角逐,也是最高统治者之间的角逐。

七国之乱时,七国主动叛乱,联合一起,吴、楚直接威胁荥阳,赵、胶西等国则企图胁齐、燕,外援南越国出长沙北,一起威胁汉军侧翼。汉则是被动迎战,处于可能遭受三面夹击的不利地位。

然而,汉景帝看出关键,认准吴王是叛军核心,而赵、胶西各王不过附从,南越等“外援”更是观望者而已。

因此,汉景帝以周亚夫统帅大军,与梁王刘武一起对吴、楚作战,另以郦寄、栾布分兵讨伐赵、齐叛军,又以窦婴进驻荥阳,确保关中安全。

果然,由于吴、楚军没有进展,燕不出兵,赵观望,南越更是没有按计划进军,刘濞多线进攻的计划彻底破产。

而由于汉军牢牢掌握主动,被吸引到齐的胶西四王见汉军到来,各自逃回国,或投降,或被各个击破,兵败被杀。

在汉景帝的指导下,诸侯国虽相互联合,多路威胁,但实际上未能形成合力,被各个击破。

相比之下,建文帝的局面原本有利得多。

朱棣起兵时,大同、辽东都已为建文帝所控制,可以威胁其侧背。而宁王大军则也尚未决定造反。

可是,建文帝没有拉拢、争取宁王,反而夺其护卫,使宁王处于中立态度,并最终为朱棣所控制。宁王的朵颜三卫,更成为朱棣先锋。

而大同、辽东虽然时有出兵,但与主力之间基本没有配合,最多只是骚扰,影响十分有限。

因此,整场平叛战争中,建文帝空有夹击之势,却始终没有组织过上真正的夹击,自丧优势!

更严重的是,在李景隆被调走后,正面战场的明军也缺乏统一指挥。

平安、盛庸等将虽颇有将略,并曾挫败朱棣,但彼此之间统属不一。

到燕王南下后,南军兵力虽多,但缺乏统一指挥,更是一盘散沙,被朱棣一波急进,直下南京!

对“名”的态度

战争,讲究师出有名。军事行动必然受到“名”的约束。

汉景帝、建文帝莫不如此。

战争展开之前,汉景帝十分注重名,又是诛晁错,又是赦免吴、楚罪过。

但战争一旦展开,汉景帝不再以“名”来束缚汉军手脚。汉景帝甚至顶住压力,支持周亚夫不先救他的弟弟刘武,而专心施展其方略。

对于叛王,汉景帝则更是不为所谓“名”所限制。

比如,胶西王兵败,准备投降,汉将宣读诏书:王其自图!你自己看着办吧!

胶西王及王子王太后等人悉数自杀!

建文帝则不同。

他没有理会朱棣“清君侧”的诉求,处分齐泰、黄子澄,但却下达了一个束缚三军手脚的命令“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作战中,朱棣曾多次面临险境,但“诸将奉帝诏,莫敢加刃”。朱棣不敢自己没事,反而顺便以自己断后,保全军队!

建文帝在战争爆发前不那么“讲究”,几个月里幽禁、逼杀几个王,到战争爆发后却迂腐不堪,束手束脚,这也算是一奇了!


削除同姓王的战争,是皇室自家人之间的利益再分配。

因此,这种战争的性质,没有正邪之分,在大多数时候也不存在“人心向背”的问题。

决定胜负的,一般是天子、诸王的能力。

所以,这种战争,其实也是皇室内部的优胜劣汰。

七国之乱,天子取胜,靖难之役,藩王取胜。但其后,汉、明都迎来了更合适的统治者,两个王朝也都继续发展,迎来属于自己的盛世。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