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那个六分区司令陈大雷,级别到底有多高?

发布时间:2022-02-20 / 作者:清心寡欲

陈大雷是六分区司令员,听起来挺厉害,为何手底下的兵却不多?


分区是抗战时期我军三级建制中的第三级,相当于团,分区司令相当于团长。

既然如此,陈大雷的部队给人的感觉兵力为什么那么少?这是由当时的特殊环境造成的。

曾经热播的战争题材电视连续剧《我的兄弟叫顺溜》,描写的是陈大雷(张国强饰) 在抗战进入尾声的时候,我新四军一位神枪手的故事。

该剧和美国大片《兵临城下》(又名《决战中的较量》情节有点相似,都描写了战争中一个神枪手和敌人较量的故事。

电视剧中的陈大雷(顺溜)是虚构的人物,不过新四军在华东大地抗击日军的英雄事迹却是真实的,剧中的人物也有原型。

电视剧中“大司令”率领的部队活动范围是两淮即江北地区,该地区是新四军第二师活动范围,所以说大司令的原型是第二师的师长。

该师师长就是著名的"从奴隶到将军"的我军名将罗炳辉,他在抗战时的职务是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江北指挥部副指挥,他应该是"大司令"的原型之一。

剧中曾经提到新四军进攻淮阴这一情节,出现在两淮战役中。

战役总指挥是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攻打淮安的是新四军第7、第8旅和地方武装;攻打淮阴的,是第10旅和苏北地方武装。

而电视剧中的陈大雷口中的“大司令”,应该是第10旅的旅长钟伟。

钟伟曾经担任过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二团政治委员,淮海军区第四支队司令员。

陈大雷自己是司令员,对那个“大司令”还要言听计从,这是为何?

这是因为,陈是军分区司令员,而“大司令”是军区司令员。

那么,军区和军分区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军区作为我军建制产生于抗战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是没有的。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区”又分为两级,即一级军区和二级军区,军分区是二级军区的下设编制单位。

什么是“一级军区”?

一级军区是当时我军的最高一级编制,卢沟桥事变后,国共联合抗日,我军接受改变,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南方的被改编为新四军,北方军队被改编为八路军。

正是从那时候起,军区应运而生。

抗战时期,八路军一共有军队四大军区,山东军区、晋绥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察冀军区。

八路军当初有三个师,这些军区是在三个师的基础上建立的,规模大得惊人。

比如山东军区的主力是115师,司令员是罗荣桓,抗战结束时发展到8个师、12个警备旅、4个独立旅和1个海军支队,正规军21万余人、民兵10余万。

“晋冀鲁豫军区”的主力是129师,司令员是刘伯承,巅峰时涵盖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边界地区,其根据地范围18万余平方千米,拥有105座县城。部队发展到近30万人,民兵近40万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几个一级军区都分别集中建立了野战部队,可以说是几大野战军的前身,司令员(贺龙、刘伯承、聂荣臻、罗荣桓)基本是建国后的元帅。

新四军主力建立的军区叫“华中军区”,也是一级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

二级军区,则是直属一级军区的军事单位。

一级军区下辖的二级军区数量各不相等,下辖军区最多的是山东军区,下辖6个二级军区:胶东军区、鲁中军区、鲁南军区、清河军区、冀鲁边军区、滨海军区。

下辖最少的是晋察冀军区,下辖4个二级军区:冀中军区、冀晋军区、冀察军区、冀热辽军区。

新四军只有一个一级军区即华中军区,下辖苏中军区、淮南军区及五、六、七、八军区等若干二级军区。

新四军二级军区的主力也是新四军各师,军区司令员由各师师长兼任,即我们常说的“一套班子、两块招牌”。

那么,分区司令员级别到底有多大?

大致来说,在抗战时期,一级军区是军、师一级单位,二级军区是旅一级单位。

一级军区首长是“大军区级”,建国后大多授元帅或者上将衔;二级军区首长为“兵团级”,建国后授上将或者大将军衔。

比如“晋察冀军区”下属的二级军区“冀中军区”主力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是吕正操 ,50年代授衔时被授予大将衔。

军分区属于三级,建国后级别是军分区级,当时是旅、团一级(大多是团长担任)的单位,军分区司令员相当于团长一级,建国后授中将或者少将衔。

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二级军区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赵承金,是冀中人民自卫军1团团长,建国时授少将衔。

盐阜军分区司令员张天云,担任副司令员的时候,是第3师8旅22团团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而张天云后来担任盐阜军分区司令员的时候,已经是8旅旅长。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四军和八路军兵力总规模不同,各军区、军分区的兵力也有很大差异。

八路军仅115师在抗战初期就有15000人,而新四军总共才有1万余人。

因此,新四军和八路军同样级别,指挥的部队人数也不一样。

上面提到的淮海军区,其实相当于八路军的二级军区。

同样是二级军区司令员,泰岳军区司令员陈赓,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而淮阴战役的主角、淮海军区司令员钟伟,电视剧《亮剑》中丁伟的原型,也是李云龙的原型之一,1955年仅被授少将军衔。

陈大雷所谓的“六分区”司令员,就是新四军某二级军区(应该为苏北军区)下属的的“第六军分区”,兵力不能跟八路军军分区相比。

那么这个“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级别多高,兵力有多少?

由于地理环境不同,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各军区的兵力规模也不等,有很大差别。

确切地说,平原地区相对于山区军队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军队规模发展缓慢。

淮海军区除了29、30团这2个团是正规军,下辖的淮河大队、沭河大队、涟水县保安大队、东海县大队、淮阴县保安大队、滨海大队、沭阳县大队、泗阳县独立团都是县级地方武装。

县级地方武装其实就是根据地内的民兵武装,包括各种县大队和区小队。

如果各地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属于一线主力的话,根据地的地方基干团和地方独立营,则属于二线部队。

各地区的县大队和区小队,属于三线部队。

既然不是正规部队,编制就不会那么正规,兵力不会一样多。

一个县级大队兵力人数不等,多的在七八百人,规模接近一个团;少的则三四百人,规模只有一个营,甚至更少。

而且在电视剧中,陈大雷的任务是在苏北开辟新区,是白手起家,要从零开始招兵买马。

一个团的架子好搭,但是需要有兵力充实,由于是起步阶段,所以只能先建立了第“三营”;即便这个营,也不是满编,充其量只能是一个连。

因此,在小黄庄与日军的遭遇战中兵力捉襟见肘,差点被一个中队的日军吃掉。

那么“陈大雷”后来的命运如何。

尽管电视剧的人物陈大雷是虚构的,但是在历史还是能找到与其经历相似的人,了解到他在建国之后的命运。

我们知道,电视剧的背景是在抗战即将胜利时,向淮阴发起进攻的是我新四军第三师十旅。

第10旅下辖两个团,即29团和新一团。

29团在抗战初期的1940年就组建了,兵强马壮;电视剧中说的“六分区”只有一个营左右兵力,显然不是这个团。

因此,新一团极大可能是陈大雷组建的“六分区”。

根据军史记载,1945年3月,当时是大队长的吴大林,负责组建新22团。

该团的新兵一部分是学生,一部分是农民,还有一部分是地方干部,该团只有一个连是老兵,从其他支队抽调的。

由于组建得晚,他这个军分区司令员级别不高。

1955年吴大林被授予大校军衔,1956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一四八师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

而29团的团长沈启贤级别相对高多了,他在建国后曾经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志愿军空军参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综上所述,同样是军分区司令员,由于所属部队不同,成立时间不同,级别也不尽相同。

至于陈大雷,由于这个人物是虚构的,级别高低就没有必要去较真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0946442删除。